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長期吸煙最容易得肺癌

專家指出, 對於有下列症狀, 特別是40歲以上的吸煙者, 應該密切注意:

1、持續2周以上的刺激性咳嗽, 治療無效;

2、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 近期出現咳嗽性質改變;

3、反復發生同一部位肺炎, 特別是肺段肺炎;

4、原因不明的肺膿腫, 無異物吸入史, 也無中毒症狀, 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

5、原因不明的關節疼痛及忤狀指趾等等。 此外, 對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的胸部影像學和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也有利於肺癌的早期發現和及早治療。

抽煙提神等於“疲馬加鞭”

研究發現, 肺癌的發病與吸煙、大氣污染、職業、飲食、遺傳等有密切關係。

吸煙特別是吸紙煙是肺癌死亡率進行性增加的首要因素。 與不吸煙者比較, 吸煙者發生肺癌的危險性平均高9~10倍, 重度吸煙者至少可達10~25倍。 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 吸煙時間越長, 吸煙量越大, 肺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就越高。

很多人尤其是工作節奏快的“白領”之所以無法戒煙, 都是因為覺得“吞雲吐霧”能提神, 認為不吸煙就沒有“靈感”。 但是有關專家卻指出, 想依靠抽煙提神等於是“疲馬加鞭”, 不僅不能提神, 長時間還反會耗神。

吸煙者覺得煙草“提神”主要是因為尼古丁有一定的毒性, 在短時間內能起興奮神經的作用, 但長時間卻會造成毒素積聚, 使神經在短暫的興奮後到達“頂點”, 使神經興奮域值不斷提高, 逐漸人體就需要更強的刺激才能變得興奮,

從而在平常的反應中變得遲鈍。 同時, 大量的尼古丁會對支氣管黏膜有所損害, 容易引起小氣道阻塞, 從而使整個肺功能下降, 造成人體整體體力的下降。

多食綠黃色蔬果減少危險

專家還指出, 抽煙的數量、方式和品質對肺部的損傷程度不一樣——數量越多、抽煙時全部吸入體內而不呼出、煙草的焦油尼古丁含量越多, 對肺部的損傷就越大。 此外, 有人覺得煙癮難戒, 總是反復複吸, 但是這樣反復的階段性戒煙還是比持續吸煙有好處, 至少可以讓肺“休息”一下。

專家提醒說, 避免接觸與肺癌發病有關的因素, 如吸煙和大氣污染, 加強職業接觸中的勞動保護, 有助於減少肺癌的發病危險。

較多地食用含β胡蘿蔔素的綠色、黃色和橘黃色的蔬菜水果, 可減少肺癌發生的危險性, 這一保護作用對於正在吸煙的人或既往吸煙者特別明顯。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是不是肥胖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您好,糖尿病主要是由於遺傳,飲食習慣,環境等相互作用的結果,並沒有明確的病因。 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也就是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較差,糖代謝容易發生紊亂,所以說肥胖的人相對來說較易患糖尿病。 指導... [詳細答案]

  • 3回答

    哪個年齡段的人更容易得癲癇?

    你好:從臨床發病年齡分析,癲癇科發生於任何年齡,不同年齡與致病因素有關,癲癇主要是少年時代發病,隨著年齡增長發病人數逐年減少,30歲以前發病者占66%,50歲以上發病者不及15%。55歲以上的老人發... [詳細答案]

  • 4回答

    哪些人容易得精神病

    你好,一般來說與社會因素密切相關,個人與社會環境不相適應,就產生了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導致大腦功能紊亂,出現精神障礙。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還是使人痛苦的惡性刺激,超過一定的限度都會對人的心理造成... [詳細答案]

  • 3回答

    青光眼不是只有老年人容易得嗎

    青光眼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青光眼易得人群有:老花眼出現較早者;頻換老花鏡矯正、視力又不好的老年人;近視進行性加重,兩眼視力出現明顯差別;吃了激素類藥後,有頭痛眼脹的感覺;直視前方,眼睛餘光所視範圍明顯... [詳細答案]

  • 3回答

    糖尿病病人為什麼容易得白內障

    因為糖尿病病人血糖水準較高,且不能被機體完全利用,過多的血糖擴散到晶狀體後,經醛糖還原酶作用轉化為山梨醇和果糖,這些物質不易透過細胞膜,易在眼晶狀體內堆積,使滲透壓增高,晶狀體發生水腫。同時糖尿病病...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