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計, 幼兒每年傷風感冒的次數是6~10次。 隨著年齡增長, 孩子的免疫機能逐漸成熟, 3歲以上孩子體內免疫血清的抗體濃度即接近成人;8歲後, 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
6個方法幫助小兒提高免疫力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粘膜濕潤, 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 80磅(約36公斤)以下的孩子, 一天應喝的水量是每10磅體重對應250cc(也就是體重18公斤的孩子每天該喝1000cc的水)。
為了確保健康, 應盡可能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 上學、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壺, 車上隨時放一瓶水, 規定吃晚飯時每個人都要喝水,
2、不必過於乾淨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 萬一再次遇上, 可以很快將其消滅, 如果你家太乾淨, 孩子沒有機會透過感染產生抗體, 抵抗力反而減弱, 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警告, 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而美國醫學會也呼籲大眾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 因這些產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 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的效果。
3、教孩子洗手
雖然太抗菌、乾淨無益健康, 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 尤其在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 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4、足夠的睡眠
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 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 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 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 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強固, 這也是為何幼稚園裡一個小朋友傷風, 其它人可能跟著感冒。 據估計, 幼兒每年傷風感冒的次數是6~10次。 隨著年齡增長, 孩子的免疫機能逐漸成熟, 3歲以上孩子體內免疫血清的抗體濃度即接近成人;8歲後, 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
5、和孩子討論身體自我治療的能力
讓孩子瞭解身體具備的自愈力, 當孩子感冒或擦傷, 一起留意他復原的速度, 如此孩子將學會相信自己的身體本能,
6、多和其它孩子接觸
根據200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 1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時即和較年長的手足, 或托育機構裡的小朋友相處, 日後罹患氣喘的機率減少一半。
研究主持人懷特博士指出, 透過接觸其它孩子, 暴露在感染原下, 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 增強他的免疫系統, 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氣喘的機會。
提高小兒免疫力可按這些地方
1、捏脊
具體做法是:把手搭在孩子脊柱上面, 覺得哪個地方有熱, 這個地方就要多多地從下往上搓,
2、按摩天柱穴
有的孩子體質比較弱, 家長怎樣讓體質弱的孩子強健起來?有一個特別好的穴位, 就是天柱穴。 脖子後面有兩條筋, 天柱穴就在後面凸起的地方。 經常按一按, 擦一擦, 讓這個地方受一些刺激。 經常做, 孩子的火就會下去。
3、刮大椎穴
孩子經常咳嗽, 是有肺熱。 可以拿刮痧板刮大椎穴附近, 這個地方會出現紅色的痧。
4、按摩天突穴
有的孩子特別容易得支氣管炎, 愛咳嗽, 可以按摩兩個穴位。 一個是孩子第二個鎖骨跟肩關節交界的地方, 可以經常按一按, 對預防咳嗽特別有好處。 另外一個是天突穴, 在鎖骨中間。
5、搓檀中穴
孩子免疫力比較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