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生活中屬於較嚴重的一種慢性疾病,它對人們的生活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糖尿病併發症有很多,其中糖尿病足是1型糖尿病併發症當中最常見的,具體內容下面為大家介紹。
1、糖尿病足患者早期還會因此導致間歇性跛行的發生,主要是患者下肢供血不足,患者行走一段時間之後下肢乏力,嚴重的會出現小腿疼痛,這也是足部缺血的一種常見表現。
2、糖尿病足患者還有可能因為疾病導致感覺手足麻木、刺痛、燒灼痛或感覺喪失,感覺喪失一般是神經病變所致,但突然動脈血管堵塞也可以使下肢失去感覺。
3、首先患者的組動脈搏動減弱、消失,主要是由於長期的糖尿病導致了患者的足部血液迴圈受阻,由此導致疾病的發生。
4、糖尿病足患者早期足部下垂的時候,足部會因此變成紫紅色,血循環很差,使足部微血管擴張,而且因動脈血壓很低,血流緩慢,血液的顏色透過較薄皮膚,使足部皮膚呈紫紅色。
5、感染:常見皮膚化膿性和真菌感染,其次為結核、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
二、糖尿病足的徵兆是怎樣的
1、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周圍神經性併發症,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的感覺併發症,所出現的感覺喪失或者是異常。 比如四肢末端特別是足部的感覺異常所出現的麻木、走路的感覺好像踩著棉花一樣,或者有針刺感等等一系列的表現,這些都是糖尿病病人的周圍神經併發症。
如果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者消失(當然我們經常用的方法是兩隻腳進行比較),那麼他可能有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病變,應該做一次足部彩色B超檢查(多普勒檢查)。 若上述幾根主要的血管有阻塞,有巨大斑塊形成,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足。
2、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周圍血管併發症,這個周圍血管併發症在早期還會有一系列的,由於血管管腔的逐漸狹窄,所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包括病人下肢的麻木、疼痛、行走距離越來越短,我們叫做間歇性跛行,或者是患者感到疼痛,就是坐著不動的時候也會出現疼痛的情況,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的周圍血管的併發症。
3、糖尿病引起的感染
在周圍血管和神經併發症的基礎上,由於保護措施不得力,由於穿鞋、襪子、剪指甲不合適等等,出現了皮膚的破損,那麼這一系列的問題都稱之為糖尿病足。
其實在糖尿病足出現之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生活中都會有一些徵兆,如果患者發現自己的下體出現血管病變,周圍神經病變或是感染的話,那麼就要懷疑自己是否會出現糖尿病足,應該儘快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以便避免自己患上糖尿病足的可能。
三、糖尿病足可以分幾級
糖尿病足是最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之一,由於糖尿病足治療時間長,治療費用大,患者截肢率高,所以對糖尿病友的危害非常大。
0級
皮膚無開放性病灶。 常表現肢端供血不足,皮膚涼,顏色紫紺或蒼白,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肢端刺痛或灼痛。
1級
肢端皮膚有開發性病灶。 水泡、血泡、雞眼、或胼胝,凍傷或燙傷及其他皮膚損傷所引起的淺表潰瘍,但病灶尚為波及深部組織。
2級
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組織。 常有輕度蜂窩織炎,多發性膿灶及竇道形成感染沿肌肉隙擴大,造成足底,足背貫通性,潰瘍或壞疽,膿性分泌物較多,足或指趾皮膚灶性幹性壞疽,但肌腱韌帶尚無破潰。
3級
肌腱韌帶組織破潰。 蜂窩織炎融合形成大膿腔,膿性分泌物及壞死組織增多,足或少數趾(指)幹性壞疽,但骨質破壞尚不明顯。
4級
嚴重感染已造成骨質破壞,骨髓炎,骨關節破壞或已形成假關節,夏科氏關節,部分指趾或部分手足發生,濕性或幹性嚴重壞疽。
5級
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導致嚴重的濕性或幹性壞疽,肢端變黑,屍幹,常波及踝關節及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