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合併膽囊炎的原因:
1.肝臟病變時膽汁成分發生改變, 單質粘稠, 膽鹽濃度增加, 膽汁排泄速度減慢, 在膽道存留時間延長。
2.膽汁成分發生改變, 膽汁量和排泄速度減慢, 對腸道細菌的擬製作用降低, 細菌容易逆行進入膽道引起感染。
3.乙肝病毒在膽管膽囊上皮細胞內繁殖、存在, 影響其功能。
4.乙肝病毒抗原抗體複合物沉著于膽管毛細血管內皮膜引起免疫損害或通過細胞毒T細胞、NK細胞殺傷表達乙肝病毒抗原的膽道上皮細胞引起的損害。
慢性乙型肝炎合併膽囊炎有哪些症狀?
1.乙肝30%~80%的患者經B超發現膽囊炎,
2.合併繼發細菌感染, 膽囊炎急性發作時患者可出現發熱, 膽囊區壓痛, 莫菲征陽性, 外周血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 往往容易被診斷。
3.大多數患者表現為右上腹或肝區不適、鈍性疼痛而被忽略。 乙肝合併膽囊炎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隨肝炎的好轉而恢復, 膽道繼發感染可給予一定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