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倒睫的常識

倒睫是指睫毛倒向眼球, 刺激角膜和球結膜的一種睫毛位置異常。 常與眼瞼內翻同時存在, 但也可以只有倒睫而無內翻者。 倒睫的原因常是由於眼瞼內翻, 瞼緣炎特別是潰瘍性。 瞼緣炎後引起的毛囊部瘢痕收縮的結果。 此外, 眼瞼贅皮等都是倒睫的常見原因。

臨床表現

患者自覺磨痛、怕光、流淚。 檢查時, 可見部分或大部分睫毛向內(貼近眼球)傾倒, 接觸角膜或結膜, 眼瞼痙攣(閉眼難睜), 結膜充血, 角膜上皮剝脫(一般需在放大鏡或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方可察覺), 搔至出現角膜混濁、角膜潰瘍、角膜上長有新生血管。

診斷

根據臨床檢查所見及症狀, 可診斷此病。

病因

造成“倒睫”的原因, 有先天及後天兩大類。 先天性倒睫在出生後就有倒睫, 通常在下眼皮。 因為睫毛刺到眼球, 所以嬰兒經常眨眼流淚。 , 若刺傷眼角膜, 則眼睛會發紅且會怕光。

後天性倒睫的原因, 最常見的是由沙眼所引起的。 因為沙眼會造成眼瞼板結膜結疤, 進而導致眼瞼內翻及倒睫。 眼睛灼傷、眼皮外傷或眼皮手術後, 也會引起眼瞼結疤, 而使正常倒睫刺到眼球。 此外, 眼部的類天皰瘡等病, 也會因為眼瞼結膜的結疤而造成倒睫。

由於眼角膜很敏感, 因此, 一旦倒睫刺到眼球時, 會引起眼睛刺痛、癢或眨眼。 有些人的角膜較強壯, 即使睫毛刺傷角膜, 很快又長好。

年紀較大者, 角膜相對不健康。 若長期受倒睫的刺傷磨損, 加上細菌感染, 則可能造成眼角膜潰爛。

治療

一、倒睫因內翻引起者, 按內翻的治療原則處理。

二、無條件而急需解決痛苦者, 可用睫毛鑷拔除倒睫, 可立收效果。 但倒睫往往再生, 重複以前的症狀。

三、破壞倒睫之毛囊是最徹底的辦法。 可自製一電解器:將1.5伏電池四節串聯起來, 陰陽極各引出一導線, 陰極連接一根毫針(針刺用針, 不可太細, 也不宜過長), 陽極焊接一塊鋅板。 電解時, 先局部消毒, 皮下注射麻醉藥物, 將鋅板貼近在同側顳部皮膚上, 毫針刺人倒睫的毛囊中約2MM, 通電約10秒鐘, 見刺人處冒泡冒汽, 則毛囊已經破壞, 睫毛鑷輕輕一提, 睫毛即可連根提出。 否則為操作不成功,

需調整位置和深度, 重新電解一次。

四、結膜囊應滴抗生素眼藥水和塗抗生素眼藥膏, 以保護角膜、結膜, 預防感染 小孩子患有“倒睫”時, 若情形不嚴重, 可點些抗生素眼藥膏即可。 若是整排睫毛的倒睫, 且有眼瞼內翻的情形, 則可考慮手術矯治。 一般而言, 可以等到二歲以後再手術。

成年人的“倒睫”, 則可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治療。

有不少人自己用鑷子拔除倒長的睫毛, 雖能緩一時之痛, 坦不久新生的倒睫又出現丁, 所以自己拔倒睫不是徹底的辦法, 最好到醫院用解電毛囊法, 破壞了例睫的毛囊, 倒睫就不再長了。 如果倒睫多, 同時有眼瞼內翻, 應做矯正手術, 對於由眼部炎症引起的痙攣性內翻倒睫, 需治療炎症, 隨炎症消失,

內翻倒睫也緩解了。

護理

“倒睫”常在門診手術治療, 不需住院。 在家中護理應注意如下幾點:

一、術後眼睛蓋上眼墊, 如兩眼同時手術, 均需包蓋數天, 眼不能見物, 生活上會有很多不便。 所以需家人細心照料。 家中用物排列要有秩序, 常用之物放在其順手處, 需摸索走的地方, 應注意排除路障。

二、飲食上注意給以容易消化、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以利傷口早日癒合。

三、每天換藥, 注意無菌操作, 防止感染。 條件允許者應到眼科換藥, 如確有困難, 則應先洗淨雙手, 結眼睛滴眼藥水後用棉簽拭淨分泌物, 再塗上眼藥膏, 然後用消毒紗布蓋好, 用膠布固定, 注意消毒紗布靠傷口面, 不能用手接觸, 以防污染。 一般5天后便可拆線。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