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是吃藥還是打針 您瞭解嗎?

藥物的劑型是根據醫療上的需要設計的, 就像作戰部隊根據不同的敵人選擇不同的兵種一樣。 例如急症病人, 為了使藥效迅速, 該採取注射液、栓劑、湯劑與舌下片等。 對於藥物作用需要持久、延緩的則可以採用丸劑、緩釋片劑等。 有的藥物製成不同的劑型, 可以呈現不同的治療作用, 如硫酸鎂製成溶液劑口服藥時有致瀉作用, 而製成注射液則為抗驚厥藥。

吃藥:方便但有局限

藥物進入人體最常用的要屬口服給藥, 普通的口服藥片、膠囊、口服液等都是通過口腔, 經食道進入胃腸而發揮藥效。 口服藥物的好處在於它可以方便地服用,

不像注射藥、栓劑等, 除了給藥的麻煩外, 還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

多數藥片、膠囊被吞服以後會在胃內崩解, 然後進一步溶解在胃液裡, 來到小腸, 尤其是十二指腸, 便經絨毛被人體吸收。 少數藥品不被人體吸收, 停留在腸胃道發揮作用, 例如制酸劑留在胃部中和胃酸, 瀉劑與止瀉劑主要在大腸, 部分在小腸產生藥效。

口服的藥品進入全身血液迴圈以前, 會先經過胃腸道中消化液的破壞及黏膜、肝臟裡酶的破壞, 有些藥物甚至會被破壞一大半以上, 被稱為“首過效應”。 會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有些藥物的“首過效應”會嚴重到無法經胃腸道吸收, 口服後幾乎全軍覆沒, 而只能採取靜脈注射等方式。

如大家熟悉的糖尿病治療藥物胰島素, 就是因為“首過效應”較嚴重, 而多採用注射方式。

打針:療效與風險並存

儘管如今科技發展, 口服藥的發展極為迅速, 品種繁多, 但就藥物的起效速度而言, 還當屬注射給藥。 注射給藥, 立即進入血液, 沒有首過效應這道屏障的影響, 見效比口服要迅速, 比如急救藥就多是注射給藥。

靜脈注射給藥就是俗稱的“打吊針”, 不需要經過口服藥物的崩散、溶解、吸收等步驟, 可以直接進入血液迴圈, 是所有給藥方式當中最快產生藥效的, 但是危險性也相對較高。 消毒不嚴, 操作不當以及滴速過快等都會引起輸液不良反應。 進入血液的藥品, 會繼續到各處組織去發揮作用,

但有時也會跑到我們不希望它去的地方, 引起副作用或不良反應。

肌肉注射則是從肌肉層慢慢進入血液, 血管越豐富的部位藥物吸收就越快, 而皮下注射則是從皮下組織到達血液, 例如上文提到的胰島素針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