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治療要注意區分類型 需瞭解七大事項

在一些比較常見的疾病中, 鼻竇炎可謂是在不少人的鼻腔部位所存在的一種病症, 通常情況下, 為了避免因為鼻竇炎病症的存在而對自己的呼吸等功能產生影響, 鼻竇炎患者在平時還是需要及時進行治療的。

1.急性鼻竇炎

(1)全身治療 採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 因多為球菌感染, 以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為首選藥物, 藥物治療強調選擇敏感抗生素, 足量、足療程使用。 若頭痛或局部疼痛劇烈, 可適當用鎮靜劑或鎮痛劑。 一般療法與急性鼻炎相同。 中醫中藥治療以散風清熱、芳香通竅為主, 以解毒去瘀為輔。

(2)改善鼻竇引流 常用含1%麻黃素的藥物滴鼻, 收縮鼻腔, 改善引流。 急性鼻竇炎還可以通過體位改變進而改善鼻竇的通氣引流而減輕頭痛。

(3)上頜竇穿刺沖洗術 急性上頜竇炎宜在全身症狀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後施行。 沖洗後可注入抗菌溶液,

每週1~2次。

(4)鼻竇置換療法 適用于兒童多組鼻竇炎患者。

(5)病因治療 如為牙源性上頜竇炎應同時治療牙病。

(6)黏液促排劑治療 可以使用黏液促排劑, 改善分泌物性狀並易於排出。

(7)激素治療 可以應用鼻用局部激素或全身應用激素, 改善局部炎症狀態, 加強引流。

(8)手術 急性鼻竇炎在藥物控制不滿意或出現併發症時可採用鼻內鏡手術, 通過內鏡引導直達病灶, 開放鼻竇口, 清除病變, 改善局部引流, 進而恢復鼻竇正常的生理功能。 [2]

2.慢性鼻竇炎

(1)抗生素 Macrolides(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雖然不可以清除細菌, 但可以減少慢性細菌感染的毒性和減少細胞損害。 在激素治療失敗的病例中, 選擇性的應用長期低劑量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是有效的。

具體起效機制不是很明確, 但可能同局部宿主免疫反應的下調以及繁殖細菌的毒性較弱有關

(2)血管收縮劑 能收縮鼻腔腫脹的黏膜, 以利鼻竇引流。 但血管收縮劑不宜長期使用, 會有引起繼發藥物性鼻炎之虞。

(3)黏液促排劑 在標準的治療方法上加入黏液促排劑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要是可以減少治療時間。

(4)抗組胺藥 儘管在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中並沒有建議使用抗組胺藥, 但在美國, 一項研究顯示在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中, 抗組胺藥還是經常被使用, 可以明顯減輕噴嚏、流涕和鼻塞症狀, 但對鼻息肉的大小無明顯影響。

(5)高滲鹽水 高滲鹽水可以改善鼻黏膜纖毛清除率, 有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高滲鹽水在咳嗽、流涕、鼻後滴漏症狀各個評價指標中均有明顯效果。

(6)中醫中藥 以芳香通竅、清熱解毒、祛濕排膿為原則。

(7)理療 一般用超短波透熱療法, 以輔助治療。

注意事項:

1、鼻竇炎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鼻腔衛生。

2、當患者需要注意擤涕時, 要注意方法。

3、當鼻竇炎患者需要游泳時, 要注意姿勢一定要正確, 最好是要把頭露出水面, 這也是鼻竇炎患者的注意事項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4、當出現牙病時、一定要徹底的治療。

5、當鼻竇炎發作時, 要注意休息, 並且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避免直接的風吹與陽光直射。

6、鼻竇炎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用藥, 這也是鼻竇炎患者的注意事項之一。

7、患者要有治療的信心與恒心, 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

由上可知, 在對人們身上所患有的鼻竇炎進行治療的時候, 其實是需要結合鼻竇炎的發病類型來展開的, 總的來說, 目前臨床上對於鼻竇炎的分類是分為急性和慢性的, 而在治療時, 大家也應分類展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