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常勞作的中醫養生保健方法】

我們知道生命是運動的, 變化的。 運動變化停止, 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中醫把人體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 歸結為“升降出入”, 而把人體的活動、運動, 與四季的陰陽變化聯繫在一起。 所以, 運動鍛煉必須結合“順時養生”。

生命的運動, 是有規律的運動。 有規律的運動, 就是有限度的運動, 過度的運動, 或者挑戰生命“極限”的運動, 往往就是造成疾病的因素。 《黃帝內經》說“久視傷血, 久坐傷肉, 久行傷筋, 久立傷骨, 久臥傷氣。 ”就是說各種運動, 既不要過分, 也不能不及, 否則就會傷害身體。

漢代著名外科學家華佗,

就自創“五禽戲”作為健身運動, 以致“年且九十, 猶有壯容”。 他認為:“人體欲得勞動。 但不當使極耳, 動搖則穀氣得消, 血脈流通, 病不得生, 猶如流水不腐, 戶樞不蠹是也。 ”他的學生吳普曾如法鍛煉, 堅持不懈, 活到九十多歲, 仍耳不聾、目不瞑, 齒牙完堅。 說明長期的運動使人體的肌肉、骨骼得到鍛煉, 使生理、心理得到調節, 氣血暢通, 陰陽協調, 就可起到卻病延年的作用。

對於體力勞動者, 應該盡力不要過度勞累;對於不進行體力勞動的人, 則應採用五禽戲、氣功導引、太極拳、八段錦, 進行鍛煉, 以便養生保健, 減少疾病。 因為生命在於運動, 適度運動可以舒展氣機, 流通氣血, 通利關節, 使人體動作協調, 放鬆緊張情緒, 愉悅心身。

然而,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認識運動養生的好處,

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實行運動鍛煉。 那麼, 中醫是怎樣認識運動不夠, 或者過度運動對於人體的危害的呢?

中醫認為, “病起於過用”。 人體的生理機能“過度”使用, 就會導致疾病, 因此《內經》說:“久視傷血, 久坐傷肉, 久行傷筋, 久立傷骨, 久臥傷氣。 ”QQ空間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人人網 更多 0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