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尿常規
方法:留取清晨空腹、早餐前新鮮尿液約50毫升, 送一樓門診化驗室。
影響因素:藥物或食物可改變尿液顏色及酸鹼度;飲水後尿液稀釋, 可影響尿比重及其他項目;女性病人月經期及月經前後2-3天內驗尿, 可影響尿液結果。 尿液中混有大便或手紙, 均可影響化驗結果。
意義:篩查泌尿系統有無病變、病變性質及程度, 觀察治療效果等。
二 尿相差顯微鏡檢查
方法:留取清晨空腹新鮮尿液50毫升, 送一樓門診化驗室。
影響因素:尿液放置過久;大量飲水後留尿。
意義:瞭解尿中紅細胞數量及形態, 幫助臨床判斷血尿來源及可能的病因。
三 尿滲透壓
方法:禁水12小時後留尿。 前晚8點後不再飲水, 次日早上8點留尿, 夜間有尿可以排掉, 但不能飲水。 尿液標本10毫升送至門診3樓血液透析室。
影響因素:未嚴格12小時禁水, 夜間未排尿。
意義:瞭解腎小管濃縮功能。
四 3小時尿液艾迪氏計數
方法:留取3小時尿液送檢。 早上6點排尿棄去, 9點準時留取3小時的全部尿液, 送門診化驗室。
意義:瞭解尿中白細胞、紅細胞排泄率。
五 尿微量白蛋白、轉鐵蛋白、a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輕鏈蛋白
方法:清晨空腹留取尿液10毫升, 送至6樓血清室。
意義:判斷有無早期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輕度腎損害。 鑒別腎小球性蛋白尿及腎小管性蛋白尿。
六 尿蛋白/肌酐
方法:留取清晨空腹新鮮尿液50毫升,
影響因素:尿中混有大便或其他異物。 留尿當日進食大量蛋白質, 或輸注白蛋白。
意義:瞭解腎小球病變程度及性質, 觀察治療效果。
七 尿NAG酶/肌酐
方法:留取清晨空腹新鮮尿液50毫升, 送醫技樓六樓生化室。
意義:瞭解腎小球及近端腎小管病變程度及性質。
八 清潔中段尿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方法:清晨起床後不排尿, 8點到門診一樓治療室由護士將尿道口周圍清潔及消毒後, 尿液排在無菌消毒碗內, 然後倒入細菌培養管中, 送標本至6樓細菌室。
影響因素:未嚴格無菌操作, 標本被污染。 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短於4-6小時。
意義:瞭解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種類, 為臨床選用抗生素提供依據。
九 24小時尿蛋白定量
方法:清晨起床排尿棄去, 記錄此時時間, 此後至次日此時的尿液全部收留在容器內, 混勻尿液, 記錄24小時尿液總量, 取一小杯標本送醫技樓六樓生化室。 。
影響因素:尿液收留不足24小時。 尿中混有大便或其他異物。 留尿當日進食大量蛋白質, 或輸注白蛋白。
意義:瞭解腎小球病變程度及性質, 觀察治療效果。
十 尿液病理檢查
方法:清晨起床活動一小時後留尿一杯, 送標本至8樓病理科, 連送3天。
影響因素:較早期的腫瘤尿中不易查到瘤細胞。
意義:瞭解有無泌尿系統腫瘤、腫瘤的分類。
十一 肌肝清除率
方法:留取24小時尿液, 混勻、記錄總量, 取20毫升尿液標本送6樓生化室, 同時空腹抽血, 分別測定血、尿肌肝含量,
Ccr = 尿肌肝ml/dl × 尿量ml / 血肌肝ml/dl × 144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