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護肝”不可輕信
這些年來因喝酒引起的疾病越來越多,
這當中最主要的就是“酒精肝”。
對於肝臟來講,
病毒性肝炎如果號稱是肝臟的第一大殺手,
酒精則是肝臟的第二大殺手,
而且酒精還是肝炎病毒的幫兇。
實際上, 大多數老百姓對於上述趨勢並非毫無所知。 但是, 社交應酬必須有酒, 工作後的放鬆離不開酒, 逢年過節更是少不了酒。 怎麼能夠喝酒不傷肝?
很多人都希望得到又能暢飲酒又不怕傷肝的完美解決方案, 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 近年來, “解酒護肝”產品應運而生, 從廣告上我們看到,
沒有真正的解酒辦法, 過量飲酒必然傷肝
“解酒護肝”的概念只是“迎合了長期過量飲酒者的心理需要”。 一個長期在酒桌上談生意的經理說過, “並不完全知道管不管用, 反正就覺得吃總比不吃強。 ”
不少長期喝酒的人都表示買過相關產品。 可是, 高“知名度”是否有相應的高“解酒護肝率”呢?臨床醫生常常能夠遇到“護肝”不成, 最後發展成嚴重肝病的患者。 換句話講, “解酒護肝”的說法不科學。
“解酒護肝”的目的不能實現
很多人買“解酒護肝”產品,
許多“解酒護肝”產品多採用中藥配方, 可是根據中醫理論, 護肝是一個長期過程, 需要對證且藥, 比如不同的人有的是肝陰虛, 有的是肝火旺, 用藥不一樣。
可是許多護肝藥品、保健品卻在介紹中說適合“久治不愈的肝病所引起的肝損傷、無症狀病毒攜帶者(通常所說的澳抗陽性)、脂肪肝、丙肝及早期引起的肝病變、酒精性肝損傷、血脂偏高等人群”, 適用人群如此之廣泛, 恰恰說明它違反中醫辯證施治的原則, 很難想像它有藥用治療的作用。
保護肝臟的不二法門--“戒酒護肝”
到底有沒有科學“解酒護肝”的方法呢?只有“戒酒護肝”才是最科學的。 一天一小杯酒確實可以起到預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但長期過量飲酒必然會傷肝, 肝不好必須戒酒。
經常喝酒的人可能多少會對自己的肝臟有些擔心。 但是, 他們很少定期體檢, 往往只是希望喝酒之後不胃疼、不難受。 長期飲酒的人, 如果發生腹痛、黃疸、發燒等症狀, 並且發現肝腫大時, 就得注意是不是急性酒精性肝炎。
如果腹部逐漸腫大, 下肢有水腫, 面部逐漸變瘦、發黃, 就得注意是否已經有酒精性肝硬化了。 長期飲酒的人要注意定期接受肝功能檢查。
編後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發佈規定, 從2005年7月1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