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頭其實是生活之中常見的一種情況, 並且這樣的梳頭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保健方法之一, 為歷代養生專家而推崇。 但是, 怎麼梳頭才是可以達到了頭部血液順暢呢。 對於有關的知識, 我們不妨去看看有關的介紹吧。
《養生論》中有“春三月, 每朝梳頭一二百下”之說。 《黃帝內經》也有“一日三篦, 發須稠密”之名言。 在《養生方》中說到梳頭, 還濃墨重彩地描述了“發不落而生”和“頭不白”的神奇效果。 現代人頭髮早白、脫髮現象日趨嚴重。 其實, 古人的梳頭妙方是通過頭部神經的反射作用, 促進血液迴圈, 加快細胞的新陳代謝,
人體之中, 經絡遍佈十分的廣範, 包括發生在了全身的上下, 髒氣的輸養都是需要進行迴圈功能因此而起到了傳導的作用。 頭頂正中央的“百會穴”就是結合各經絡的穴位。 頭部按摩時間最好是在早晨, 早上是陽氣升發之時, 以牛角梳、木梳、玉梳為好。 每天早晚雙手伸開, 用手指指尖觸及頭皮, 順經絡走向從前額正中開始, 以均勻的力量向頭頂、枕部、頸項順序梳理, 逐漸加快速度, 動作緩慢而柔和, 然後再梳理左右兩側至於頭頂。 梳齒與頭部表面要傾斜一定角度, 逆向順著頭形梳理, 每分鐘約20至30下, 每次3至5分鐘。 如頭癢或出現少量脫髮, 則可每次增加50下, 刺激頭皮神經末梢和頭部穴位,
中醫上也是經常認為, 人體的經絡其實就是不通則痛, 通就不痛。 “頭為身主宰, 諸陽所會, 百脈相通;發為血之餘、腎之華。 ”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彙聚於頭部, 有近50個穴位, 梳頭對這些穴位能起到按摩作用, 可使頭部經絡氣血通暢, 加強頭皮經絡系統與全身各臟器間的溝通, 清心醒目, 開竅寧神。 梳頭時梳齒與頭髮間頻繁接觸摩擦, 可產生靜電感應, 對頭皮末梢神經是一種良性刺激, 有利於中樞神經的調節, 使老年人記憶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