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天吃洋蔥可降低血糖

洋蔥最突出的功效是抑制血糖的上升

洋蔥屬於蔥類蔬菜, 這類蔬菜還有蔥、韭菜和大蒜等。 因為與大蒜同類, 所以洋蔥也有和大蒜功能相似的地方。 此外, 它還有其特有的有效成分。

我們在切洋蔥的時候, 洋蔥中含有一種叫做異蒜氨酸的物質會和蒜酶的酶發生反應, 變成催淚性的物質, 使我們的眼睛刺痛流淚。 催淚性的物質還會發生反應, 生成多種含硫化合物。 這些物質能防止血液中的血小板凝固, 使血液流動流暢, 並且還有消除自由基的功效。 此外, 洋蔥中還有一種叫做環蒜氨酸的物質,

可溶解血栓。

洋蔥最突出的功效是抑制血糖的上升。 雖然血糖可以通過化學製劑來抑制, 但是有時候化學製劑的作用過強, 反而會導致低血糖。 洋蔥沒有化學製劑那麼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它使血糖降到正常之後就不會再下降了。 另外, 洋蔥特有的黃色色素成分——槲皮酮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 能有效地抑制因血液黏稠造成的氧化, 防止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發展。

每日攝取50克(約1/4個)洋蔥, 就能發揮很好療效。 新鮮的洋蔥辣味重, 含有的有效成分也較多, 效果會更好。 所以應儘早食用新鮮的洋蔥。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炒洋蔥前應該先放置15分鐘。 因為洋蔥中對人體有益的含硫化合物在剛切好時不會立即產生, 需要放置15分鐘以上再加熱烹調,

更能發揮其效用。

洋蔥降糖不可久煮

洋蔥這種大眾蔬菜除了已知的殺菌、抗癌、降血脂作用外, 還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但烹調時間太長, 降糖成分就會損失。

洋蔥含有的硫醇、硫化丙烯、S-甲基半胱氨酸亞碸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尤其是洋蔥中的磺脲丁酸, 可以通過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而有效降低血糖

但以上成分多屬於油脂性揮發液體, 若長時間烹調, 有效成分易揮發, 從而失去降血糖功效。 當然,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 生吃洋蔥效果最好, 用法為每餐50克, 也可以作為輔料做涼拌菜, 每天兩次。 選擇洋蔥時, 應以球體完整, 沒有裂開或損傷, 表皮完整光滑、沒有腐爛情形者為佳。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