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患高血壓主要就是因為攝入鹽過量, 也就是說在飲食上我們一定要注意鹽的過量攝入。 飲食中還有很多可以幫助血壓平穩的東西, 比如增加鉀、鎂、鈣的攝入, 比如注意維生素C的攝取——吃對了, 也能讓血壓低下去, 這個你值得一試。
1、幫助排出多餘鈉
高血壓患者要限鹽, 是為了控制其中鈉的攝入。 如果鈉的攝入量不好控制, 那就需要補鉀了。
對於人體來說, 鉀是鈉的“剋星”, 它有直接擴張小動脈、減少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水分和鈉的排出等作用, 當鉀和鈉的比值在1:1的時候, 對於血壓來說是最佳狀態。
含鉀多的食物有土豆、茄子、豆類、堅果、海帶、香蕉等以及大多數的綠葉菜等。
2、鈣能舒緩血管降血壓
飲食能讓高上去的血壓變平穩?沒錯, 關鍵是您要吃得對。 很多人不會意識到, 鈣這種物質對血壓也是有影響的。 提到鈣與健康的關係, 大家常常想到骨骼和牙齒, 其實它對平穩血壓也有好處。 有研究顯示, 每天供給1000毫克的鈣, 連續8周以後, 可以使患高血壓的幾率顯著下降。 營養師解釋說, 這是因為鈣攝入得充分可增加尿鈉排泄, 減輕鈉對血壓的不利影響。 鈣還可以使動脈管壁保持柔軟,
含鈣豐富的食物大家最熟悉的當數牛奶, 此外還有黃豆及其製品、花生、蝦類、紅棗等。
3、鎂有利鬆弛血管壁
提到鈣, 不得不說說鎂, 這是現在仍會被高血壓患者們忽視的一種有益物質。 有研究證明, 高血壓患者每天吃480毫克鎂, 血壓會平均下降4個毫米汞柱——可見鎂對於平穩血壓多麼有益。
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的鎂, 對心臟血管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有“心血管衛士”之稱。 人體如果缺鎂, 可導致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及心肌壞死和鈣化。 有人甚至說, 缺鎂比高血壓、高血脂對心臟而言更有危險性。
含鎂豐富的食物, 紫菜稱王當之無愧,
4、海魚和茄子也是降壓高手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與丹麥科技大學聯合從事的一項科學研究結果證實, 經過長達16周的以ω-3脂肪酸為輔助製劑的長期性強化診療過程, 一位患有嚴重高血壓症狀的男性青少年的血壓明顯降低了3個毫米汞柱。 多不飽和脂肪酸在深海魚中比較豐富, 比如野鱈魚、鯡魚、鮭魚等, 平時不妨多吃一些。
一些報導指出, 常吃茄子也助降血壓, 這主要緣於其中的維生素P。 維生素P是類黃酮物質中的一種, 在自然界中總是和維生素C同時存在, 好似維生素C的伴侶。 維生素P能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 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