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傷科常見疾病之一, 腰痛伴有坐骨神經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症狀。 本病多見於20~50歲的青壯年, 男多於女, 其發病部位以腰4~5之間最多, 腰5骶1之間次之, 腰3~4較為少見。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來說, 坐骨神經痛是出自受壓迫神經根, 脊椎旁可有壓痛和放射痛, 嚴重者脊柱生理彎曲改變。 當已經確診的患者, 症狀嚴重, 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經嚴格的非手術治療(如手法治療、牽引治療、中藥治療、針刺治療、理療、硬膜外封閉等等)後無效, 或有馬尾神經受壓者, 可考慮行髓核摘除術。
髓核摘除術是指摘除病變的髓核組織, 使神經根減壓, 使患者的各種腰、腿疼痛症狀消失。 手術治療的物件為破裂型或游離性突出的患者, 以及伴有椎管或側隱窩狹窄的患者。 手術治療有可能出現椎間隙感染、血管、脊髓或神經根損傷, 以及術後粘連、症狀復發等併發症, 因此應當嚴格掌握手術指征, 提高手術操作技術, 注意術後的調護, 以減少以上併發症的出現。
TIPS-腰椎間盤突出症從臨床實踐、病理變化及CT、MRI發現, 可分為膨出型、凸起型、破裂型、游離型、Schmorl結節及經骨突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