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選用補血藥
當前, 補血藥品種繁多, 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大類:鐵劑、維生素類、腎上腺皮質激素類、雄激素類等。
鐵劑 主要用於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和輔助治療。 目前藥房出售的鐵劑, 主要有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右旋糖酐鐵、琥珀酸亞鐵、多糖鐵複合物等, 其中硫酸亞鐵屬無機鐵.其他均為有機鐵。
此外.還有不少補鐵中藥製劑, 如血寶膠囊、血寶口服液、維血沖劑、血康沖劑等。 無機鐵價廉物美, 其最大缺點是胃腸道不良反應比較明顯。
有機鐵, 如口服右旋糖酐鐵、琥珀酸亞鐵, 多糖鐵複合物等,
各種鐵劑補血藥最好能在醫生指導下, 根據各人病情酌情使用。 服用“補血藥”時, 某些食物也會影響鐵的吸收, 如茶、咖啡、蛋類、牛乳、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等應儘量少吃。
維生素類藥物 包括維生素B12、葉酸等, 對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細胞貧血有特效, 對其他貧血無效。 大劑量的維生素B6治療原發性或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有效, 對其他貧血也無效。 可見各種維生素類藥物治療貧血的機制是不同的, 故不能盲目使用。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如潑尼松(強的松)、地塞米松等。 由於這類藥物有免疫抑制作用, 故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有良好療效;對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球形紅細胞增多症也有一定的療效。
雄性激素類藥物 如丙酸睾酮、司坦唑、達那唑等。 這類藥是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必需藥, 對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伴發的貧血也有較好療效。 其藥理作用主要是刺激紅細胞系造血細胞增生, 主要副作用是容易出現痤瘡、男性化表現及肝臟損害。
此外, 紅細胞生成素(簡稱EPO)是近年來利用高科技生產的一種生物調節劑, 也是目前治療腎性貧血最有效的藥物, 它還可以用於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及其他腫瘤引起的貧血。 它能有效地刺激病人紅細胞系造血細胞增生、分化及促進血紅蛋白合成。
總之, 貧血是一種病因複雜的病症, 不同類型的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