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專家詳細解答肝炎熱點問題

“小三陽”不需要治療了嗎

黃先生:我是一個乙肝“小三陽”患者, 已經有一年的病史了, 在我過去的就診經歷中, 有的醫生告訴我“小三陽”不需要治療, 有的醫生告訴我“小三陽”危害大很容易轉化為肝硬化、肝癌, 所以應該治療, 現在我很迷惑究竟該聽誰的話呢?希望董大夫能夠幫我!

董大夫:你的兩位醫生說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都不全面。 乙肝“小三陽”要根據患者的感染類型、肝炎的炎症活動、肝功能的變化、乙肝病毒的DNA陰性還是陽性來決定是否治療、如何治療。 如果是“小三陽”乙肝病毒DNA陽性, 肝功能反復波動,

臨床上常稱為異性肝炎, 主要是由於乙肝病毒變異引起的, 因而必須進行治療, 具體病人情況不同, 治療的側重點亦不同, 主要是抗病毒療法、打破乙肝病毒免疫耐受療法、調節免疫療法、保肝護肝療法、抗纖維化療法;如果是“小三陽”HBV-DNA陽性肝功能正常, 即很多醫生認為不需要治療的類型, 但通過肝穿發現90%的患者存在有炎症的活動, 而且有纖維化的增生, 甚至部分患者已經出現了早期肝硬化, 因而這部分患者就必須進行抗病毒療法+特異性主動免疫療法+非特異性主動免疫療法+抗肝纖維化療法。 如果HBV-DNA陰性、肝功能正常、B超沒有肝損傷, 可暫不用進行治療, 每年定期複查兩次上述指標, 如果出現異常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
防止肝硬化的發生, 對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後, 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果發展為肝硬化時, 治療就非常困難了。 所以建議黃先生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 防微杜漸。

小便發黃是不是肝炎

小強:我由於工作原因常常在外面用餐, 最近一直小便發黃, 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肝病, 請問肝病都有什麼症狀, 我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感染了肝炎呢?

董大夫:肝炎主要是通過血液或注射途徑傳播的, 也可通過消化道傳播, 含有肝病毒的血液或體液(唾液、乳汁、羊水、精液、分泌物), 可直接進入或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進入體內而造成傳播。 所以如果經常在公共場所就餐的話, 比較容易感染肝炎。

由於肝炎的種類很多, 出現的症狀也不盡相同, 一般會出現下面幾種症狀:1.發病前有感冒的症狀, 突然出現神疲乏力、精神倦怠、兩膝酸軟等。 2.突然出現食欲不振, 厭油、噁心、嘔吐、腹脹等。 3.右肋部有隱痛、脹痛、刺痛或灼熱感。 4.白眼球、皮膚、小便發黃, 甚至如茶黃色。 為了確保您的健康, 建議您到正規醫院抽血化驗肝功、兩對半及B超等檢查, 進行準確的診斷, 以便得到及時的治療。

患了肝炎仍需預防肝炎嗎

小馬同學:您好, 前段時間學校體檢查出我是肝炎, 請問董大夫我已經是肝炎了以後還要注意預防肝炎嗎?有這樣的必要嗎?

董大夫:雖然現在你是肝炎患者但是還要注意預防肝炎的。 因為肝炎種類有六種或更多, 相互之間沒有交叉免疫力,

也就是說患了某型肝炎痊癒後, 僅僅獲得了對這類型肝炎的免疫, 還可能感染其他類型的肝炎。 一種肝炎病毒侵入人體, 破壞了肝細胞的一部分結構和功能, 第二種病毒侵入肝臟, 可使病情加重和複雜化, 更難治癒。 如在乙型肝炎的基礎上感染了丁型肝炎, 能使肝炎重症化更易演變為慢性。 因此, 患了肝炎仍須預防其他類型的肝炎。

乙肝病毒會遺傳嗎

李先生:您好, 我妻子今年剛剛生產, 而我是個乙肝病毒攜帶者, 我想問一下董醫生這對孩子有什麼影響?我的病會不會遺傳給孩子?

董醫生:父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對胎兒及子女的影響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 除母嬰傳播外,

父親也有垂直傳播的可能, 但幾率遠比母嬰傳播小, 稱為父嬰傳播。 其傳播途徑主要是產後密切接觸傳播, 也就是乙肝患者或攜帶者的血液、體液(包括唾液、汗液、精液)等可能含有的乙肝病毒, 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傳染性。 另一種是把乙肝病毒的易感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使其子女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因此, 父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孩子出生後24小時內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

吃“肝”真的能補肝嗎

小雨:我常聽俗語說:吃什麼補什麼。 最近我得了肝炎, 我媽就一直堅持讓我吃動物的肝臟, 我想瞭解一下, 吃“肝”真的可以補肝嗎?

董大夫:“吃什麼補什麼”的俗語是有一定道理的。 動物肝臟蛋白質含量很高, 而且含有的是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 其中氨基酸與人體接近,較易被吸引利用,對於處於病態的肝臟,這些優質的蛋白質是最理想的蛋白質源。另外,動物肝臟所含的多種維生素也高於瘦肉,還有大量的泛酸和礦物質,除鐵之外,有豐富的磷、鈣、鋅等,因此以“肝”補肝不僅能補充營養,對肝病也有一定的治療性,可以説明治療病毒性肝炎改善肝鬱肋痛、貧血、水腫等多種病症。但是,由於近幾年動物多採用集中餵養,飼料中多含有激素等藥物,而激素不僅對肝病患者康復不利,而且可能引起病毒活動從而加重病情。所以對肝病患者一般不主張過多食用動物肝臟。

其中氨基酸與人體接近,較易被吸引利用,對於處於病態的肝臟,這些優質的蛋白質是最理想的蛋白質源。另外,動物肝臟所含的多種維生素也高於瘦肉,還有大量的泛酸和礦物質,除鐵之外,有豐富的磷、鈣、鋅等,因此以“肝”補肝不僅能補充營養,對肝病也有一定的治療性,可以説明治療病毒性肝炎改善肝鬱肋痛、貧血、水腫等多種病症。但是,由於近幾年動物多採用集中餵養,飼料中多含有激素等藥物,而激素不僅對肝病患者康復不利,而且可能引起病毒活動從而加重病情。所以對肝病患者一般不主張過多食用動物肝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