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 爺爺經常說他腰疼, 我當時就揚起小手給他捶捶背部, 雖然疼痛會有一些舒緩, 但是作用不是很大。 那時我問爺爺, 有沒有什麼好的中藥可以治療腰疼呢?爺爺說, 有一種叫土鼈蟲的, 用來泡酒喝效果不錯。 我問哪裡有這種土鼈蟲, 爺爺說一般在陰暗潮濕的地下或沙土間, 多見於糧倉底下或油坊陰濕處。 後來, 爺爺便帶我去採集了土鼈蟲, 用來泡酒, 沒多久, 爺爺的腰疼就好了許多。
後來, 我們有時候看到土鼈蟲了就捉起來, 用容器裝著, 那時候一些小夥伴看到我這捉土鼈蟲, 都說我怎麼把害蟲抱回家幹啥。
那麼, 土鼈蟲是否真的可以治病呢?我們不妨看看中醫怎麼說。 在中醫看來, 土鼈蟲味鹹, 性寒;有小毒;歸肝經;具有破血逐瘀, 續筋接骨等作用;適用於跌打損傷, 筋傷骨折, 血瘀經閉, 產後瘀阻腹痛, 癥瘕痞塊等症;一般用量為3~9g。 但孕婦禁用土鼈蟲。
在臨床中, 土鼈蟲用法比較廣泛, 比如對於五勞虛極羸瘦, 腹滿, 不能飲食, 食傷, 憂傷, 飲傷, 房室傷, 饑傷, 勞傷, 經絡榮衛氣傷, 內有幹血, 肌膚甲錯, 兩目黯黑等症, 可以用大黃蟅蟲丸。 這裡的蟅蟲, 就是土鼈蟲。 具體用法是, 熟大黃 300g, 土鼈蟲(炒)30g, 水蛭(制) 60g, 虻蟲(去翅足, 炒)45g, 蠐螬(炒)45g, 幹漆(煆)30g,
土鼈蟲還可以用於產婦腹痛, 腹中有幹血著臍下, 代表方劑有下瘀血湯, 具體用法是, 取大黃150克, 桃仁20枚, 土鼈蟲20枚(熬, 去足)。 將這三味藥研為細末, 煉蜜和為四丸。 每次服用時用黃酒100毫升, 煎一丸, 取80毫升, 頓服。 這個方子在《金匱要略》裡也是一個名方, 當然這個方子還可以治療女子經水不利。
土鼈蟲還是治療跌打損傷和骨折的良藥, 古書記載, 用土鼈蟲焙乾存性之後, 研為細末, 每次服用10~15克, 可以治療骨折和跌打損傷;也可以用土鼈蟲(炙)10克, 乳香(去油)5克, 沒藥(去油)4克, 骨碎補5克, 大黃5克, 血竭5克, 研為細末, 每次服用七、八厘, 用黃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