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關節炎的因素有很多, 創傷是最常見的例子, 主要是在外力的侵襲下, 關節處受到了損傷而形成的炎症, 由於關節炎的危害比較大, 而且治療起來麻煩, 我們最好是清楚預防創傷性關節炎的方法, 降低發病的幾率, 那麼怎樣預防創傷性關節炎?
調整和改變生活方式:這是骨關節炎二級預防最重要的措施, 它的目的是減輕受患關節的負荷, 減輕或避免受患關節的進一步勞損, 這對膝, 髖骨關節炎患者尤為重要, 當發現有“無症狀性骨關節炎”或輕度的“症狀性骨關節炎”後, 即應指導和要求患者改變原來不適當的生活方式,
減少每天運動總量:指步行, 下肢運動, 跑步等, 使膝, 髖關節有較充分的休息, 同時避免關節及全身有疲勞感覺。
避免或減少屈膝:如上下樓梯活動, 尤其屈膝深蹲會增加膝關節內壓力和增加膝關節負擔, 刺激有病變組織引起劇烈疼痛, 更應避免。
必要時調整工種:如果職業性勞動與上述兩項有關, 應調整工種, 改作對上述兩項要求不高的工作。
合理飲食:目的是減肥, 減重。
醫療體操:目的為維持或改善關節運動範圍, 增加肌力, 從而間接地減輕關節負荷, 改善患者運動能力, 近年來的研究證明了膝骨關節炎患者進行適當的醫療體操能改善膝關節功能, 且有助於減輕疼痛,
關節體操:保持或增加關節運動度, 預防關節攣縮, 這種體操要按關節本身的運動軸作充分的主動運動, 例如膝關節要作主動的充分的屈伸運動。
等長練習:令有關肌肉作等長收縮, 這是增強肌肉力量, 預防失用性肌萎縮的有效辦法, 如膝骨關節炎時要作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練習, 以增強股四頭肌, 等長收縮每次持續5s, 放鬆後再做, 可重複30~40次。
預防創傷性關節炎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的, 基本跟我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有著直接的關係, 只要這方面能夠多加注意的話, 還是可以避免關節炎發生的。 另外, 一旦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要注意及時到正規的骨科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