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嬰幼兒經常生活在黑色、灰色和暗淡等令人不快的色彩環境中,
則會影響大腦神經細胞的發育,
使孩子顯得呆板,
反應遲鈍和智力低下。
一位心理學家花了3年時間,
研究色彩對嬰幼兒智力的影響。
他讓孩子們在漆成不同顏色的環境中玩耍、遊戲和學習。
結果發現,
在那些顏色“好看”(如淡藍、黃、黃綠和橙色)的房間裡,
孩子們的智商比平時高出12點之多,
孩子們變得機敏和富有創造性;而在顏色“難看”(如白、黑、褐色)的房間裡,
孩子們的智商卻比平時低。
人也顯得遲鈍。
他的研究表明:“好看”的顏色會使人的身體感到舒適,
因為不同的顏色會對人的心理產生不同的效應, 所以, 顏色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左右人的情緒和行為。 一般來說, 紅、黃、橙等顏色能產生暖的感受, 是暖色。 暖色有振奮精神的作用, 使人思維活躍、反應敏捷、活力增加。
一般來說, 孩子的臥室灰以冷色為主, 這樣孩子容易安心入眠, 而活動室和用餐間則應以暖色為主, 這樣可以增進孩子的活力和增加食欲。 孩子的學習環境的顏色最好不要太雜, 過多的顏色容易使他分心。
面綠、藍、青等顏色能產生冷的感覺, 是冷色。 冷色則有安定情緒、平心靜氣的特殊作用。 所以, 給孩子佈置一個適合他身心發展的多彩世界非常重要。
對那些脾氣不太好的孩子,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爸爸媽媽也應該多抱孩子到室外去“見見世面”, 看看蔚藍的天空, 漂浮的彩雲, 讓公園裡五顏六色的鮮花……讓孩子從小接觸絢麗多彩的顏色, 能給孩子產生一個良好的刺激,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使孩子更加聰明、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