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往往只能提供碳水化合物、部分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蛋白質等營養素的含量很有限, 且過量食用水果易形成飽腹感, 勢必影響其他食物的正常攝入, 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和能量得不到補充, 就會感覺乏力, 精神不振, 更易發生中暑等現象。
苦瓜、黃瓜、冬瓜等“涼性”果蔬, 一到夏天就要熱賣, 且最容易被喜歡的人涼拌了吃, 而很少用油烹調。 這些清涼蔬菜雖然含有維生素C和鉀, 其他營養素的含量卻偏低。 從胡蘿蔔素、維生素B2、葉酸、鈣、鎂等含量來看, 均排名靠後, 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纖維含量也不足。
此外, 涼性食物會降低人體的“火氣”, 但通常也意味著人體的散熱功能下調。 比如說, 平日手足冰冷的女孩子, 吃涼性食物就會令她們的身體更涼。 中醫很難用生物學的詞彙來解釋, 但“清火”的總體效果是人的熱量消耗下降。 這樣, 吃同樣的食物熱量, 就更不容易瘦。 消化功能較弱的人, 過食涼性食物還會引起腸道蠕動加速, 甚至腹瀉, 更降低了營養素吸收效率。
綜合而言, 夏季天氣炎熱, 陽光曝曬, 更需要足夠的抗氧化成分和多種維生素。
夏季飲食應注意:
1、因時制宜, 多吃瓜菜
夏季正是瓜類蔬菜上市的旺季,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 冬瓜含水量居眾菜之冠, 高達96%, 其次是黃瓜、金瓜、絲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夏季氣溫高, 人體丟失的水分比其他季節要多, 必須及時補充, 多吃瓜菜, 可以有效為身體補水。 另外, 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 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涼性食品, 多選擇
夏季對人體影響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濕之毒。 吃些涼性蔬菜, 有利於生津止渴, 除煩解暑, 清熱瀉火, 排毒通便。
在夏季上市的蔬果中, 哪些是涼性的呢?瓜類蔬菜除南瓜、金瓜屬溫性外, 其餘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等, 都屬於涼性。 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豆瓣菜、涼薯等, 也屬於涼性蔬菜。
苦瓜:性苦寒、無毒, 有滌熱、明目、清心、養血滋肝、潤脾補胃之功。 尤其是在夏季, 苦瓜有清暑消熱、增進食欲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對目赤目痛、胃熱煩渴等症都有較好療效,
芹菜:性味甘苦、微寒, 具有清熱利濕、平肝涼血的作用。 經常食用, 對咳嗽多痰、牙痛、眼腫者有較好的輔助療效。 芹菜還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 用鮮芹菜加水煎劑, 或用鮮芹菜以開水燙後絞取其汁, 食後對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都有明顯療效。 芹菜有青芹和白芹兩種, 藥效以青芹為佳。
萵筍:又名萵苣, 性味苦甘、微寒, 具有清熱化痰、瀉火解毒、利氣寬胸的作用。 萵筍含鉀量較高, 有利於促進排尿, 減少對心房的壓力, 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極為有益。
百合:清熱解暑。 用於暑日心煩、口幹、出汗者, 亦可用於防治感冒、暑熱的藥。
絲瓜:有清熱解暑的功效。 歷代醫藥典籍和《本草綱目》皆說絲瓜能“清熱利腸”。 暑天吃些絲瓜湯, 能消暑解熱。 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 最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 絲瓜皮和絲瓜花一起熬水代茶, 也有防暑解熱之效。
冬瓜:冬瓜性寒, 有清熱、益脾、利尿、除濕之功效。 可切片煮湯或炒食,亦可清煮蘸調料食用。
綠豆:有清熱、解暑、解毒、利尿的功效。綠豆稀飯消暑效力較弱,單用綠豆熬湯效力較強。
3、注意補鉀,不可忘
暑期天氣炎熱,隨著大量汗水的流失,機體喪失較多的鉀,如不注意補充,可能會造成低血鉀現象,嚴重時會導致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佳、精神不振等症候。為預防缺鉀,可以多選擇富鉀食品,例如,草莓、桃子、菠菜、馬鈴薯、大蔥、芹菜、毛豆等。尤其是茶葉的含鉀量特別多,約占1.5%左右,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4、不妨多吃酸
酸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多吃酸味食品,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獼猴桃之類,或在菜肴中加點醋,能提高胃酸濃度,幫助消化吸收,促進食欲。
可切片煮湯或炒食,亦可清煮蘸調料食用。
綠豆:有清熱、解暑、解毒、利尿的功效。綠豆稀飯消暑效力較弱,單用綠豆熬湯效力較強。
3、注意補鉀,不可忘
暑期天氣炎熱,隨著大量汗水的流失,機體喪失較多的鉀,如不注意補充,可能會造成低血鉀現象,嚴重時會導致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佳、精神不振等症候。為預防缺鉀,可以多選擇富鉀食品,例如,草莓、桃子、菠菜、馬鈴薯、大蔥、芹菜、毛豆等。尤其是茶葉的含鉀量特別多,約占1.5%左右,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4、不妨多吃酸
酸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多吃酸味食品,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獼猴桃之類,或在菜肴中加點醋,能提高胃酸濃度,幫助消化吸收,促進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