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結腸癌患者術後常見的局部復發部位

結腸癌患者在手術後半年至2年時, 是發生局部復發的高峰時期。 多數患者可表現為術後隨訪時有血清CEA的動態升高, 隨著會相繼出現腹部腫塊、腹痛、不全腸梗阻以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

此時患者需要進行腸鏡、結腸氣鋇雙重造影、腹部CT、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PET)等檢查, 來證實有吻合口或腹腔內復發, 伴有或不伴有其他臟器的轉移。 結腸癌患者術後的復發部位可有如下幾個。

1、結節性復發指腹腔內孤立結節樣復發, 與初次手術結腸系膜切除不足或腹腔內轉移淋巴結清掃不夠引起。

2、吻合口復發指腫瘤復發位於吻合口及其附近的腸壁,

可向腔內、腔外生長, 伴有或不伴有周圍組織浸潤。 多因手術腫瘤兩端腸管切除長度不夠, 切緣有癌細胞殘留引起, 或是術前灌腸、術中擠壓導致腸腔內癌細胞脫落, 種植於吻合口或其附近的黏膜造成。

3、腹腔內復發是指腹膜腔漿膜表面的腫瘤復發, 常為多發性或彌漫性, 由於原發腫瘤已經穿透漿膜或術中癌細胞散落於腹腔、盆腔引起, 腹膜腔彌漫性播散常合併有癌性腹水。

4、局部復發合併及肝、肺等組織癌轉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