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難治性腎病綜合征, 醫學領域中將此概念解釋為:在西藥激素標準方案治療後, 或無效、或激素依賴, 或先有療效而後又復發的病例。
激素依賴型是指對激素治療有一定效果, 但在激素撤減過程中或激素停藥14天內復發者;激素無效者則是對標準激素療法無反應者。 常復發型腎綜是指經治療緩解後半年內復發2次或2次以上, 或1年內復發3次或3次以上者;這些腎綜病人, 東奔西走病情卻沒有得到控制, 甚至還有惡化的趨勢。 很多人不禁要問:為什麼這些腎綜如此“難治”?難治性腎綜到底該如何治?
在臨床治療中發現, 難治性腎綜之所以難治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感染因素:
目前普遍認為感染是腎綜復發的首要因素。 腎綜患者一般來說機體免疫能力下降, 防禦能力降低, 如病菌、細菌或真菌等因素, 極易引起反復感染, 形成大量的免疫複合物, 沉積在腎臟固有細胞, 加重腎臟損傷, 導致腎小球進一步纖維化、硬化。
如果感染因素一直得不到控制, 不斷加重炎症性反應, 病情將從炎症反應期(誘導期)進入炎症基質合成期, 此時受損的固有細胞在一系列致腎毒性細胞因數和生長因數的作用下, 發生表型轉化, 分泌大量的膠原纖維蛋白(細胞外基質-ECM), 破壞本身對ECM降解與合成的平衡機制, 導致ECM取代健康腎單位, 腎臟纖維化過程快速進展。
2、高凝狀態
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狀態, 既是腎實質損害的結果, 又是促進腎臟進一步病變, 導致腎綜難治的因素之一。
腎病綜合征由於(1)血管壁損傷啟動內外源凝血系統, 以及促進血小板粘附與聚集;(2)肝臟合成Fbg(一種重要的凝血因數, 參與血小板之間的聚集和黏附, 可誘發血栓形成)升高;(3)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使因數Ⅷ活性增強, 同時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系統, 使其吞噬、清除活化凝血因數的功能減低, 導致活化的凝血因數堆積, 凝血系統啟動;(4)抗凝血酶 Ⅲ(AT-Ⅲ)是體內最重要的抗凝物質, 蛋白S(PS)是依賴維生素K的抗凝蛋白。 一旦患上腎病綜合征, 抗凝血酶Ⅲ以及蛋白S大量的從尿中丟失,
腎病綜合征的高凝狀態導致腎臟進一步的缺血缺氧, 極易造成血栓的形成, 腎臟血管腔變的狹窄, 收縮, 腎臟固有細胞繼續受到損傷, 缺血缺氧狀態更加嚴重, 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導致炎症性細胞浸潤, 加重炎症性反應, 腎臟纖維化進程加速。
3、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與高凝狀態一樣也腎病綜合征導致腎臟損傷的結果, 它的持續存在會對腎臟造成更大的損傷,
持續性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使LDL(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它通過系膜細胞受體介導和內吞作用進入胞內, 釋放游離的膽固醇, 促使系膜細胞增生;其次LDL與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系膜細胞產生ECM並誘導系膜細胞凋亡;再次LDL與OX-LDL刺激單核-巨噬細胞釋放各種炎症介質與細胞因數和生長因數促使ECM生成與沉積。
持續性的高脂血症容易造成對內皮細胞的損傷, 從而啟動致腎臟纖維化的惡化過程, 病情逐步進展惡化, 治療難度越來越大!
此外, 導致難治性腎綜之所以難治的其他原因還有它的病理類型, 以及激素用藥使用不規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