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
水、石材、假牙、電腦、X光片等都有輻射
輻射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影隨形。 從核電站的核燃料到家裡的大理石地磚, 從陽光裡的紫外線到檢查用的X光, 以及每天都會用到的手機、微波爐、電腦……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實際上都存在輻射。 總體來說, 人們常接觸到的輻射可以分為兩大類, 核輻射和電磁輻射。
核輻射是由放射性元素產生的輻射, 比較常見的有兩種, 一種是天然本底輻射, 比如宇宙射線和天然放射性核素, 大氣、水、石材都會有, 這種輻射一般對人類沒有什麼危害;另一種則是與核相關的活動引起的輻射,
電磁輻射更該警惕
長期接觸, 心、腦、生殖、免疫系統都會受影響
生活中, 人們遇到核輻射的幾率很小, 只有在做X光等醫療檢查, 裝修用含放射性物質的大理石時,
比起核輻射, 人們更應該警惕生活中隨時都能遇到的電磁輻射。 家用電器集中的房間、廣播電視發射塔周圍、高壓變電線路和各種電器設備周邊……如果長時間接近或生活在這些地方, 就有可能攝入過量的電磁輻射, 從而形成電磁污染, 它是繼水污染和空氣污染後的第三大污染源。 世界衛生組織列出, 長時間過量接觸電磁輻射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如下影響:引起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對生殖、神經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影響大腦組織發育、視力下降;男性性功能下降,
防輻射五個非常提示
少買直板手機
當人們使用手機時, 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 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 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 由高到低依次為天線部、聽筒部、鍵盤部和話筒部。 所以在買手機時, 不要買天線離頭部最近的直板機。 少用手機“煲電話粥”, 準備長時間通話時, 應改用固定電話或使用耳機。 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量最大, 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
儘量少拍X光片
在醫院拍X光片、做放射性核素檢查和治療都會接觸到輻射, 最好能拍片的就不要做X光透視;如果已做過相關檢查, 可以拿著結果給醫生看, 避免重複照射;準備懷孕和已懷孕的婦女在做檢查時要和醫生溝通;如果一定要做, 最好提醒醫生為你做好保護措施, 儘量縮短時間。
家電不要紮堆放
家電紮堆工作時, 輻射會變大, 建議不要同時使用;可在電腦邊放瓶清水, 水是吸收電磁波的最好介質;不用的電器, 一定要關上電源, 因為通電的電器照樣能產生大量電磁輻射;長時間看電腦、電視後, 應及時洗臉洗手。
多吃紅色水果
番茄、西瓜、紅葡萄柚等紅色水果是抗輻射的利器, 它們有豐富的番茄紅素, 尤其是番茄, 它具有極強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有抗輻射、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綠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輻射物質, 可減輕各種輻射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茶葉中還含有脂多糖, 能改善機體造血功能, 升高血小板和白血球等。 海帶的提取物海帶多糖因抑制免疫細胞凋亡而具有抗輻射作用。
裝修完檢測放射物
裝修用的瓷磚、大理石等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質, 其中有放射性氡氣體, 長期接觸對健康不利。 在選購石材時一定要弄清楚其放射性和檢測等級, 使用時室內要通風。 家裝後必須要時請專業機構測試輻射強度, 超過安全值要進行改造, 也可以放一些植物,清新空氣。
手機微波爐輻射最大
等離子電視也要遠離
家電輻射排行榜
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家電和通訊設備上,因此安全使用、規避輻射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每種家電都有產品國標規定的固定工作頻率(簡稱“工頻”,產品說明書中會標明)。按照家電工作頻率的大小,可分為超低頻家電,比如電動剃鬚刀、吸塵器、洗衣機、電熨斗、咖啡機、加濕器、電吹風、空調、電飯煲、電磁爐、攪拌器、電熱毯、日光燈、電冰箱等;中頻家電,如電腦、電視機等;以及微波頻段的家電,包括手機和微波爐。在相同的工作強度下,家電工作頻率越高,對人體的輻射作用越明顯。
位於家電輻射榜榜首的應該是微波頻段的家電,手機使用頻率非常高,其輻射強度也很大,工作頻率在1800—2000兆赫。微波爐的工頻在915—2450兆赫之間,輻射較大。因此,在使用手機時,應儘量長話短說,電話通後再接聽,建議多用耳機。微波爐的微波輻射,會擾亂中樞神經系統,造成頭疼、頭昏、記憶力減退、失眠等情況。使用時,人體一定要距離其半米以外,眼睛不要直視,平時還要注意清潔爐內衛生。
中頻家電中,電視機的工頻在幾百到幾千赫茲(1兆赫=100萬赫茲)不等。電腦則相對較高,尤其是臺式電腦。臺式電腦主機的後、側面輻射較大,最好不要敞開主機殼使用。筆記型電腦輻射集中在鍵盤上方,最好使用外接鍵盤。
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雖然比傳統老式電視的輻射小很多,但仍存在一定隱患,建議看電視時,至少離電視一米遠。“其實,只要與這些電器保持至少半米的距離,就能將其輻射強度控制在標準範圍內,對健康問題不大。”趙玉峰說。
超低頻家電的輻射最小,對人體不會造成太大威脅,但其中一些電器,要注意使用時間及方法:電動剃鬚刀、電吹風這些與人體接觸較為緊密、又會經常使用的小家電,每次使用時間越短越好,開啟和關閉電源時儘量離身體遠一些,最好將電吹風與頭部保持垂直,否則,時間長了,很容易感到頭昏腦漲。吸塵器、加濕器在使用中要遠離身體。實驗表明,與吸塵器保持70釐米以上、加濕器為1米以上的距離,輻射量最小;電熱毯貼身用得時間長了,會引起身體疲乏無力、四肢酸痛等症狀,孕婦和孩子尤其不適合,最好預熱後將電源斷開再入睡。電熨斗最好把溫度一次加熱到位,用一會再繼續加熱,千萬別一邊加熱一邊燙衣服。
也可以放一些植物,清新空氣。
手機微波爐輻射最大
等離子電視也要遠離
家電輻射排行榜
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家電和通訊設備上,因此安全使用、規避輻射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每種家電都有產品國標規定的固定工作頻率(簡稱“工頻”,產品說明書中會標明)。按照家電工作頻率的大小,可分為超低頻家電,比如電動剃鬚刀、吸塵器、洗衣機、電熨斗、咖啡機、加濕器、電吹風、空調、電飯煲、電磁爐、攪拌器、電熱毯、日光燈、電冰箱等;中頻家電,如電腦、電視機等;以及微波頻段的家電,包括手機和微波爐。在相同的工作強度下,家電工作頻率越高,對人體的輻射作用越明顯。
位於家電輻射榜榜首的應該是微波頻段的家電,手機使用頻率非常高,其輻射強度也很大,工作頻率在1800—2000兆赫。微波爐的工頻在915—2450兆赫之間,輻射較大。因此,在使用手機時,應儘量長話短說,電話通後再接聽,建議多用耳機。微波爐的微波輻射,會擾亂中樞神經系統,造成頭疼、頭昏、記憶力減退、失眠等情況。使用時,人體一定要距離其半米以外,眼睛不要直視,平時還要注意清潔爐內衛生。
中頻家電中,電視機的工頻在幾百到幾千赫茲(1兆赫=100萬赫茲)不等。電腦則相對較高,尤其是臺式電腦。臺式電腦主機的後、側面輻射較大,最好不要敞開主機殼使用。筆記型電腦輻射集中在鍵盤上方,最好使用外接鍵盤。
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雖然比傳統老式電視的輻射小很多,但仍存在一定隱患,建議看電視時,至少離電視一米遠。“其實,只要與這些電器保持至少半米的距離,就能將其輻射強度控制在標準範圍內,對健康問題不大。”趙玉峰說。
超低頻家電的輻射最小,對人體不會造成太大威脅,但其中一些電器,要注意使用時間及方法:電動剃鬚刀、電吹風這些與人體接觸較為緊密、又會經常使用的小家電,每次使用時間越短越好,開啟和關閉電源時儘量離身體遠一些,最好將電吹風與頭部保持垂直,否則,時間長了,很容易感到頭昏腦漲。吸塵器、加濕器在使用中要遠離身體。實驗表明,與吸塵器保持70釐米以上、加濕器為1米以上的距離,輻射量最小;電熱毯貼身用得時間長了,會引起身體疲乏無力、四肢酸痛等症狀,孕婦和孩子尤其不適合,最好預熱後將電源斷開再入睡。電熨斗最好把溫度一次加熱到位,用一會再繼續加熱,千萬別一邊加熱一邊燙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