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什麼是中醫耳壓療法

耳針手法被耳針界高度重視, 視為“提高療效”的“三要素”之一。 耳壓療法也要講究手法, 也存在著“得氣”和“氣至病所”的問題。 臨證時, 根據不同病人、不同病症, 按虛、實、寒、熱對各耳穴施術, 都會達到“得氣”和“氣至病所”的。

一般地說, 虛證、老、弱、孕婦、兒童常用點壓法或輕揉按摩法, 實證、年輕力壯者常施以直壓或對壓法。 需補的耳穴用點壓法或輕揉按摩法, 應瀉的耳穴用直壓或對壓法。

1.對壓法:術者用食、拇指置於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 相對壓迫貼於耳穴上的丸, 至患者出現沉、重、脹、痛感。 此時, 術者的食、拇指可邊壓邊左右移動或作圓形移動,

尋找痛、脹較明顯的位置。 一旦找到“敏感點”, 則持續壓迫20-30秒鐘。 也可在耳廓前面和背面相對貼壓2個丸進行對壓, 其刺激量則更大。 將全部耳穴如法對壓完畢後, 囑患者照此壓法, 每天行按壓3-5次。 本法屬瀉法, 是一種強制刺激手法。 對於實證、年輕力壯者, 內臟痙攣性疼痛、軀體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較好的鎮痛消炎作用。

2. 直壓法:術者以指尖垂直按壓穴丸, 至患者產生脹、痛感。 持續按壓20-30秒, 間隔少許, 重複技壓, 每穴壓4-6次。 施術完畢, 囑患者如法每天按壓3-5次, 此法的刺激強度弱於對壓法, 仍屬瀉法, 也是一種強刺激手法。 其適應證同對壓法。 有些耳穴難以用對壓法, 如下腳端(即交感)、艇角(前列腺)、大腸等穴,

用瀉法時, 多用直壓法。 耳甲腔、耳甲艇的穴位也常用直壓法。

3.點壓法:術者用指尖一壓一松, 間斷地按壓耳穴, 每次間隔0.5秒。 本法不宜用力過重, 以患者感到脹而略感沉重刺痛為度。 視其體質、病症和術者要求, 每穴每次可點壓27下。 本法屬補法, 是一種弱刺激手法, 適用於各種虛證、慢性病, 如神經衰弱、失眠、心悸、頭昏等。

4.輕揉按摩法:用指腹輕輕將壓貼的穴丸壓實(貼牢, 不宜損傷皮膚為原則), 然後順時針方向帶動穴丸皮膚旋轉, 以病人有脹、酸、痛或輕微刺痛為度。 一般每穴輕擦按摩27次。 此法屬於補法, 具有補虛的作用。 適用於久病體弱, 年老體衰及耳穴過敏者。

禁忌症與注意事項:

1.防止膠布潮濕, 按壓不能過度用力, 以不損傷皮膚為在,

以免引起皮膚炎症。

2.夏季汗多, 宜勤換;冬季凍瘡及耳廓炎症者不宜貼敷。 對膠布過敏者忌用。

3.定時按壓比不定時按壓效果好, 耳壓後有酸、麻、脹、痛、灼熱感者效果好。

4.對過度饑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年老體弱者按壓宜輕, 急性疼痛直重手法, 強刺激, 一般患者宜中度刺激, 孕婦可用輕刺激。 習慣性流產者慎用。

5.對扭傷和肢體活動障礙的患者, 壓耳時, 囑患者適當活動患部, 以增強療效。 如肩周炎, 耳壓時可活動肩關節。

6.根據不同病種採用相應的體位。 如膽石症取有側臥位, 冠心病取正坐位, 泌尿系結石取病側在上方的側臥位等。

7.對有些疾病在治療中急性發作問題, 如膽石症、泌尿系結石產生的絞痛, 心律失常的急性發作等……,

要有應急措施。

8.配合藥物及其它療法問題, 應慎重, 以免治療重疊, 產生桔抗作用。

9.治療期間不要服鎮靜藥物。

10.複診治療前取掉粘有壓丸的膠布, 清洗耳廓, 局部腫脹或表皮潰爛者塗擦紫藥水, 已感染者及時對症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