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醫對骨質增生的診斷
1、外傷與勞損:
一時性承受超強度的外力,
包括扭、挫、撞、跌等,
或長時間承受超強度的外力勞損,
如特定狀態下採取不正確姿式持續緊張地勞作等,
都可造成關節的急性或慢性損傷,
以發生在頸、腰段、脊柱及髖、膝、踝等負重關節較多。
當這些外方作用于上述部位時,
可引起受力最集中的關節局部發生氣血逆亂,
嚴重的導致筋損骨傷、血流不循常道而溢于脈外形成瘀血凝滯,
導致關節骨骼結構受損,
失去滋養,
久之,
退行性疾病便會出現。
2、痰濕內阻:
“肥人多痰濕”,
故體胖之人易患本病。
3、肝腎虧虛:
中醫認為“腎主藏精, 主骨生髓”, 若腎精充足則機體強健, 骨骼外形及內部結構正常, 且可耐勞累及一般傷損。 而“肝主藏血, 主筋束骨利關節”, 肝血充足則筋脈強勁, 靜可保護諸骨, 充養骨髓;動則約束諸骨, 免致過度活動, 防止脫位。 若腎精虧虛, 肝血不足, 則骨髓發育異常, 更兼筋肉不堅, 榮養乏源, 既無力保護骨髓、充養骨髓, 又不能約束諸骨, 防止脫位。 久之關節在反復的活動過程中, 可漸漸地受到損害而過早過快地出現退。
4、外感風寒濕邪:
感受風寒、著涼、久居潮濕之地、冒雨涉水等,
二、如何才能治好骨質增生呢?
中醫認為必須從根本上消除這些易患因素, 方可達到臨床治癒。 “康爾貼”和內服“骨痹”系列方藥正是針對這些因素而對症對因選藥的。 外貼“康爾貼”直接貼於局部可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抗炎, 疏通經絡從而有效地促進血液迴圈, 修復局部組織損傷而達標本兼治。 內服“骨痹”系列針對病因而對症選藥, 具有滋補肝腎、填精壯骨、補益氣血、搜風通絡、祛濕散寒、活血化瘀之功效。
外貼與內服結合起來, 集局部與整體調節融為一體, 從而徹底消除其易患因素, 而達標本同治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