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有雲:“早立秋,
冷颼颼;晚立秋,
熱死牛。
”民間風俗:秋字由禾與火組成,
是禾穀成熟的意思。
立秋,
代表著禾谷開始成熟,
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
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
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按照中醫理論,
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
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
循其古人之綱要“使志安寧,
以緩秋刑,
收斂神氣,
使秋氣平;無外其志,
使肺氣清,
此秋氣之應,
養收之道也”。
秋季宜養胃。
患有脾胃病,
特別是有潰瘍病的易復發,
注意少食多餐,
多食開胃消食之物,
在心理上, 應怡悅性情。 秋季乾燥, 陽氣漸收, 陰氣漸長, 易使人情緒產生波動, 如煩躁傷感、憂鬱悲傷等。 秋季要調攝精神, 保持神志安寧, 心平氣和, 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
在起居上, 應早睡早起。 早起可使肺氣舒展, 防收斂太過。 立秋後的早晨是鍛煉身體的最佳時間, 不冷不熱, 氣溫宜人, 使人精神爽快。
此外, 在日常生活中, 預防秋燥對人體的損害, 還應注意調節空氣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