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重症臥床帕金森患者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重症臥床的帕金森病患者, 康復治療的目的主要是預防和減少併發症, 應該注意四個方面的訓練和護理。

拍背, 預防肺部感染。 患者長期臥床, 肺活量下降、咳痰不出很容易造成肺部感染, 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 應經常在翻身時進行拍背的護理。 陪護人員以空掌心從胸背的下方逐漸向上叩擊胸壁, 前後左右交替進行, 拍背之後鼓勵患 者儘量將痰咯出, 並進行深呼吸的練習。

定時翻身, 預防壓瘡。 患者長期臥床很容易在骶尾部、足跟等一些骨凸起的部位形成壓瘡, 一旦壓瘡感染就更加加大了家庭護理的難度。

定時翻身是減少壓瘡的重要措施, 應該至少每2小時給患者翻身一次, 可以交替使用左側臥位、仰臥位、右側臥位的體位, 並在骨凸起容易形成壓瘡的部位下方放置氣圈或氣墊以減少壓力, 起到保護作用。 翻身時應仔細檢查患者身體各部位, 及早發現有壓紅的部位, 對局部進行按摩, 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另外, 患者所睡的床鋪應該乾爽、整潔, 避免有皺褶, 及時發現是否有大小便的污染並進行清理, 避免引起感染。

經常坐起, 預防體位性低血壓。 患者長期臥床, 血容量會減少, 心功能會下降, 血管彈性下降, 突然坐起時容易出現眼前發黑暈厥的體位性低血壓的表現。 為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應該每天將患者扶起至坐位3~5次,

並儘量進行深呼吸的練習, 讓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更多的鍛煉, 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 如果患者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坐起或在坐起的過程中有不適, 建議不要一次就將患者扶坐到90度的位置, 而應該將床頭逐漸墊高, 當患者適應這個角度後再將角度增大, 視患者的耐受程度而決定升高的速度和每個角度的維持時間。 這樣的坐起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改善患者長期臥床引起的骨質疏鬆, 坐起後視野擴大也有利於患者的心情舒暢。

維持肌力和關節活動度的練習。 由於肌肉強直、主動運動減少、長期維持臥位, 很多患者會發生肌肉萎縮和關節攣縮, 進一步加重病情, 因此對於臥床的患者進行主動和被動的肌力、關節活動度練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主動練習是鼓勵患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活動四肢和軀手, 這是減緩肌肉萎縮、維持關節活動度的重要措施。 但是, 由於晚期患者的肌力下降, 很難達到較好的肌力訓練和關節活動度練習的效果, 這就要求家庭陪護人員給予輔助的練習。 如被動的肌肉按摩給肌肉以一定的刺激, 增加血液迴圈, 減緩肌肉萎縮;對於全身的各個關節也要進行生理活動範圍的活動, 維持良好的關節活動度。 一般對於每個關節各方向的活動應達到每天2次。 具體的每一個關節的活動方法建議諮詢專業的康復治療醫生和治療師, 避免暴力牽拉, 以免造成患者肌肉、韌帶拉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