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頸椎骨質增生不等於頸椎病

頸椎骨質增生和頸椎病不是一回事。

頸椎骨質增生是一種狀態, 而頸椎病屬於疾病;頸椎在長期慢性損傷的情況下, 可出現頸椎間盤病變, 韌帶損傷, 小關節紊亂, 骨質增生等, 從而產生一系列臨床表現才能稱為頸椎病。 根據增生的頸椎對頸部神經、血管壓迫的程度和部位, 可分為5種類型:

(1)脊髓型:多為增生的骨質及頸部椎間盤退行性變突入椎管內壓迫脊髓而引起, 約占10%~50%。 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患者, 有四肢麻木、酸脹、燒灼、疼痛、行走時有“踩棉花感覺”, 身體重心不穩定, 易摔倒。 ②肢體肌張力增高, 肌力減弱,

腱反射亢進, 膝反射減弱, 出現病理反射。 ③頸椎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 頸椎椎管狹窄, 造影檢查有梗阻現象。

(2)椎動脈型:增生的骨質壓迫或刺激椎動脈引起椎基底動脈痙攣和供血不足。 發病率約占頸椎病的10%~15%。 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於頭頸部位改變而出現眩暈、偏頭痛、視力障礙、發音障礙、耳鳴、耳聾和猝倒者。 ②發病時病人頸部活動常受限, 旋頸誘發試驗陽性。 ③頸椎正側位及斜位元X線片顯示鉤椎關節骨質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神經根型:由於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頸神經根導致了相應的表現。 發病率占頸椎病的60%。 診斷要點:①年齡多在40~60歲之間, 男性多於女性。 ②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如頸、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

且其範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 ③頸部活動動能障礙, 尤其是後伸及旋轉功能受限。 ④患椎棘突壓痛、椎間孔壓迫試驗及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 ⑤頸椎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及鉤椎關節部骨質增生。

(4)食管型:由於頸椎前緣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食管後壁所致。 此型較少見。 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年齡。 ②病人有咽喉不適、異物感、吞咽困難等症。 ③X線片顯示有椎體前緣骨質增生。

(5)交感神經型: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頸椎兩旁的交感神經。 此型也較少見。 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年齡。 ②眼裂一側大一側小, 瞳孔不等大, 有時視物不清。 半邊顏面部乾燥, 出汗少等。 ③X線片顯示頸椎骨質增生樣改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