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除了預防甲肝之外, 其他乙肝也同樣不能忽視。 省二人民醫院消化科黃恒青主任醫師說, 節後門診的乙肝患者主要集中在了慢性乙肝和脂肪肝兩大塊上, 究其根本原因, 還是飲食沒把好關。 特別是對於以前就有乙肝的人, 春季護肝更為重要。
這個時間段之所以是護肝的好時機, 其實也是因為節後, 很多人飲食不規律, 生物鐘出現問題, 肝臟代謝負擔增加, 中醫養生認為, 夜晚11時入睡, 淩晨1時處於熟睡狀態最能説明肝臟恢復元氣, 也就是說, 要護肝, 一定要多喝水, 不要熬夜, 保證充足的睡眠。
多喝水降低毒素損害
乙肝患者要多多補水, 不僅是常喝的白開水, 還要從菜肴、水果等食物中補充水分, 這樣可以增強體內血液迴圈, 促進新陳代謝。
不僅如此, 多喝水還能促進腺體分泌, 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 更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以及廢物的排除, 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下面給大家介紹以下幾種茶類:
一、保肝降酶類藥茶:此類藥茶主要適用于穀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反復升高的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 配製此類藥茶常用的中藥有北五味子、青葉膽、女貞子、水飛薊種子、垂盆草、山豆根等。 此類藥茶有:
1.青貞子茶
原料:青葉膽10克, 女貞子15克。
制用法:將上藥一起搗碎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煎煮30分鐘後去渣取汁,
功效:青葉膽性寒、味苦, 有清除肝膽濕熱的功效。 女貞子性涼, 味甘苦, 有補肝益腎的功效。 臨床研究發現, 這兩味藥物都有降低轉氨酶、保護肝細胞的作用。 由這兩味藥製成的青貞子茶具有祛邪而不傷正、護肝又能降酶的特點, 對穀丙轉氨酶升高的急慢性肝炎患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2.五味子紅棗冰糖茶
原料:五味子10~20克, 紅棗5~10枚, 冰糖適量。
制用法:將紅棗去核與五味子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煎煮30分鐘後去渣取汁, 調入冰糖即成。 可代茶飲用, 每日飲1劑。
功效:五味子性溫、味酸甘, 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 臨床研究發現, 該藥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復受損的肝細胞, 抑制穀丙轉氨酶的活性,
3.酸棗茶
原料:酸棗50克, 白糖少量。
制用法:將酸棗入鍋加500毫升的清水用文火煎煮1個小時後調入白糖即成, 可代茶飲用, 每日飲1劑。
功效:酸棗性平、味甘酸, 具有養心、安神、斂汗的功效。 臨床研究發現, 酸棗還有一定的降酶作用。 因此, 酸棗茶適合伴有轉氨酶升高、心煩不安、失眠的急慢性肝炎患者使用。
4.五味木瓜茶
原料:五味子6克, 木瓜12克。
制用法:將上藥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煎煮30分鐘後去渣取汁即成, 可代茶飲用, 每日飲1劑。
功效:木瓜性溫、味酸, 有舒筋活絡、化濕和胃的功效,
5.水飛薊種子茶
原料:水飛薊種子30克。
制用法:將水飛薊種子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煎煮30分鐘即成, 可代茶飲用(或將水飛薊種子製成蜜丸服用), 每日服1劑。
功效:水飛薊種子性寒、味苦, 有清熱解毒、保肝、利膽、護腦、抗X射線等功效。 目前, 水飛薊種子在保肝降酶方面的應用較為廣泛, 以其為主要成分的成藥有水飛薊素(又叫西利馬林、利膽靈)、益肝靈片等。
6.垂盆草茶
原料:垂盆草10~30克。
制用法:將垂盆草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煎煮20分鐘即成, 可代茶飲用, 每日飲1劑。
功效:垂盆草性涼、味甘, 有清熱、解毒、利濕的功效, 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病症。 垂盆草茶對轉氨酶和血清膽紅素升高的乙肝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並可使此類患者的口苦、胃納不佳、小便黃赤等症狀得到緩解。
7.半枝蓮豆根茶
原料:山豆根6~10克、半枝蓮10~15克。
制用法:將上藥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煎煮30分鐘後去渣取汁即成, 可代茶飲用, 每日飲1劑。
功效:山豆根味苦、性寒, 可入肺經、胃經,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的功效。臨床研究發現,該藥對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呈陽性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轉陰效果,其轉陰率約為37%。半枝蓮味辛、性平,是常用的清熱解毒藥,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因此,半枝蓮豆根茶對轉氨酶反復升高的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都有很好的降酶、保肝作用。
可入肺經、胃經,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的功效。臨床研究發現,該藥對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呈陽性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轉陰效果,其轉陰率約為37%。半枝蓮味辛、性平,是常用的清熱解毒藥,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因此,半枝蓮豆根茶對轉氨酶反復升高的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都有很好的降酶、保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