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向醫生描述疼痛的N種方法,只會說「我痛」是不夠的

人在生病時, 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可能發出警報, 「疼痛」就是常見信號之一。

然而, 向醫生描述自己的疼痛感卻是有大學問的。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雖然專業醫生是能慢慢慢慢問清你的問題的, 但是咱們自己早點說清哪裡疼、怎麼疼, 少遭點罪不是更好嚒?

今天丁當就請來神經內科醫生方可, 一起說說如何快速準確地向醫生說清楚這個「疼」。

第一步:哪裡疼

也就是, 要描述疼痛的部位。 比如肚子疼, 是肚子上面疼還是下面疼?

假如說不清, 丁當建議你可以撩起衣服指給醫生看。

還有一些疼痛,

專業上叫作「牽涉痛」或「放射痛」, 一個疼痛部位臨近的其它位置也可以出現疼痛, 是能很好地提示疾病發病部位的, 也不能忽視。

第二步:怎麼疼

疼痛的性質有很多種, 像什麼隱隱作痛、脹痛、酸痛、絞痛、鑽頂樣疼痛、炸裂式的痛......

可能不同地方、不同語言習慣的人, 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但我們表達不清自己的症狀時, 可以嘗試用打比方的方法來進一步說明。

比如:

刺痛, 就是像針紮一樣的痛;

灼痛, 就是像火燒一樣的疼痛;

脹痛, 就是身體某個部位由內向外撐的疼痛;

撕裂痛, 就是疼痛的部位像被撕裂一樣的疼痛。

......

那沒被針紮過、火燒過、電激過, 要怎麼知道怎麼比方?

嗯……也許要多點經歷各種疼痛的「人生經驗」, 才能更好的向醫生描述疼痛吧。

第三步:有多疼

疼痛的程度, 往往挺難用言語來描述的。

所以有人想著能不能把痛感量化, 就有了下面兩種方法, 用數字和表情來反映。 最疼的情況為10分, 完全不疼為0分。

疼痛數位類比量表

視覺類比評分法

那「十分疼」有多疼呢?

這個不好回答, 因為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生理反應, 還和主觀認知有關。 張三覺得這個疼, 李四就未必覺得。 所以, 才有了生孩子和踢蛋蛋究竟哪個更疼的歷史性難題。

不過根據已有的人群調查, 在我們常說的疼痛中, 生孩子時的「分娩疼痛」一般是最疼的, 平均可以達到8分。

想想看啊, 生孩子可以疼10個小時, 但要蛋蛋被連續踢10小時的話就……

那沒生過孩子和永遠生不了孩子的要怎麼參考?骨折的疼痛平均可以達到7分,

帶狀皰疹和牙疼的平均分可以達到6分。

還是前面那句話, 人生體驗多一點, 還是有好處的。

第四步:疼多久

也就是要向醫生描述疼痛的持續時間、發作頻率:

疼痛最早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這次「疼」持續了多久?

以前每次疼發作持續多長時間?

幾周?幾天?還是幾小時、幾分鐘?

如果不記得具體時間, 我們也可以給出一個大概估計的時間, 或者回憶一下時間點。

但如果只說「很久以前」, 那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第五步:和疼有關的問題

很多時候, 醫生還會問這些問題:

按壓疼痛部位, 疼痛會加重還是緩解?

肚子疼的話, 彎下腰之後疼痛有無緩解?

排便後腹部疼痛會不會減輕?

休息後疼痛有無減輕?

這些都屬於影響疼痛加重或者緩解的因素,

有助於醫生判斷。

當然, 除了疼痛之外, 我們可能還要描述整個發病過程, 也要講講自己之前採取了什麼措施、用過什麼藥, 在哪裡看過病等等。

高效的診治離不開患者的配合。

除了自己描述病情, 當醫生詢問一些資訊時, 作為患者應該儘量理解醫生的意圖, 準確回答問題。 千萬不要指望醫生有讀心術或者透視眼, 能單憑有限的症狀給出百分之百準確的診斷。

轉載請聯繫:doctor@dxy.com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