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捨不得狠下心管孩子,會出現哪些頭疼後果?

孩子的依賴性可能是父母對孩子管理不嚴的結果。 子女個個都是家長的心頭寶, 捨不得他們受委屈。 那麼我們應該要如何克服孩子的依賴性呢?

尊重並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一歲的孩子就有了獨立意識的萌芽, 他們什麼都要來一個"我自己", 自己拿小勺吃飯, 自己搬小凳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們不僅要獨立臆穿脫衣服、洗臉洗手, 而且還要自己洗手絹、洗襪子, 自己修理或者製作一些玩具, 甚至還想自己上街買東西, 自己洗碗。 對於孩子正在增長的獨立意識, 家長一定要予以重視, 並支持、鼓勵他們:"你只要好好學,

一定能做好!"千萬不能潑冷水:"你還小, 幹不了!"

從小養成好的習慣

有些父母總是埋怨自家的孩子這也不懂, 那也不會, 別人家的孩子卻聽話懂事, 什麼都會。 父母在埋怨的同時有沒有想一想孩子之所以這樣和自己有沒有關係呢?別人家的孩子肯定也不是生來就會的, 而是從小父母幫他們養成的好習慣。 因此, 父母在埋怨孩子這也不會, 那也不會的同時, 請您從小幫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生活習慣, 飲食習慣等多種好習慣, 這樣孩子就會形成良好的獨立性而不依賴于父母。

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孩子需要成長, 需要獨立, 需要面對問題, 這樣他們才能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給孩子需要思考的問題,

放手讓他們去成長, 這才是智慧型父母的教育方式。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 先站在一旁, 觀察孩子是如何面對的?如果他們想都不想就高聲呼喊父母, 那你就在一邊藏起來, 讓他們找不到, 看看他們會怎麼處理?他們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之下也會自己動手。 如果孩子還沒發現問題, 你就沖上去解決了, 那孩子如何有機會獨立呢?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在歐美國家, 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他們主張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一出生就讓他獨宿一室, 極少與父母同住。 孩子學走路時, 跌倒了, 就讓他自己爬起來。 這樣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從興趣上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讓孩子們做任何事都要避免簡單的命令,

防止他們產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 孩子對遊戲活動有強烈的興趣, 讓孩子做些象徵性的勞動時, 要儘量遊戲化, 這樣他們就會以極大的興趣積極參加。 如果能經常地堅持訓練, 他們就會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獨立性和勤勞、不畏艱苦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愛勞動, 不怕艱苦, 才能夠獨立起來。

讓孩子自己決策

自己決策是獨立決策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己決策的能力。 孩子的事應該由孩子自己去思考, 自己去決定。 玩具放在什麼地方?遊戲應該怎樣佈置?和誰玩?玩什麼?這些孩子的事, 家長不要作決定, 要讓孩子自己去動腦筋, 想辦法, 作出決策。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析,

引導孩子判斷, 但不要干涉, 更不要包辦、代孩子決策。

孩子依賴性強的危害

影響寶貝的智慧發育

寶貝的依賴行為如果不能得到糾正, 將來就不僅僅是依賴父母這麼簡單的事情。 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代勞, 寶貝就不需要做, 不需要說, 不需要思考, 時間長了, 語言能力、行動能力、思維能力都會嚴重退化, 進而影響寶貝的智慧發育。

導致寶貝出現心理問題

過分依賴的寶貝上了幼稚園會一直哭鬧; 上了學, 會翹課, 甚至窩在家裡, 死活不肯進入學校這個不能讓自己享福的場所;到了20多歲, 還賴在父母身邊, 被動地等待父母給他找工作, 或者找了工作又怕苦怕累, 最終又縮回父母的保護圈, 繼續過著"吃"父母的舒心日子。

慢慢的, 他就會與社會格格不入, 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影響親子關係

很多親子糾紛都源于孩子過於依賴父母, 導致父母不堪重負, 繼而心力憔悴, 並將一腔怒火轉嫁到寶貝身上。

作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