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 喝點粥養養吧。 ”“胃不好, 吃點養胃餅乾吧。 ”這些話你信了嗎?可是, 在專家的眼裡, 養胃食物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只有正確食用養胃食物才能養好胃。 那麼養胃食物怎麼吃才能養胃呢?生活中有哪些養胃的好方法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供大家參考。
養胃食物怎麼吃才能養胃?
麵食:軟爛麵條才養胃
胃不好就要吃麵食, 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麵食一般比較好消化, 尤其對於胃酸過多的患者來說, 多吃一些發麵的食物不僅能幫助胃部更好地消化, 還因為發麵中的堿可以中和掉胃部過多的胃酸,
專家特別提示大家:“麵食雖然比較養胃, 但還要注意麵食的軟硬、烹調方式等方面。 例如, 軟麵條、饅頭等就比硬面條、烙餅等對胃的刺激小, 尤其是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 平時的生活中要避免對胃腸道的刺激, 不要吃過硬、過涼、辛辣、油膩的食物, 這類患者適合吃像面片、龍鬚麵等食物。 ”
牛奶:兩杯即可過多反而傷胃
牛奶可以稀釋胃酸, 因此常被人們認為是非常適合養胃的食物。 賈凱表示, 牛奶相對於其他食物, 確實對胃的刺激相對要少。 雖然有些說法認為牛奶可以中和胃酸, 在胃表面形成保護膜, 但實際上牛奶過多過於頻繁的攝入會增加胃酸的分泌。
專家強調, 牛奶對於有胃病的患者來說是可以食用的,
急性胃炎或者胃病的急性期患者是不建議喝牛奶的, 因為會造成胃脹等不適。 另外, 有乳糖不耐受的患者, 喝牛奶後容易出現腹瀉, 也不適宜喝牛奶, 這些患者可以用優酪乳、乳酪等替代牛奶。
生活中的養胃方法
1、飲水擇時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 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 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2、溫度適宜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否則, 過燙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 都會刺激胃黏膜,
3、細嚼慢嚥
對食物充分咀嚼, 使食物盡可能變“細”, 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 咀嚼的次數愈多, 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 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4、適當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 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量。 可有效發揮胃的功能, 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癌力。
5、多甘多暖
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 比如山藥、小米、南瓜等食物, 都具有很好的補益脾胃的作用。 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6、定時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時, 到了規定時間, 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 都應主動進食。 避免過饑或過飽, 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 每餐還應保持食量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