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假我”的特徵

養生之道網導讀:

什麼是“假我”, 多數人都是知道我就是我, 怎麼會有“假我”, “假我”又有什麼特徵。

我們都聽到有口號說:“活出真我!”甚至有教牧人員告訴你:這是良好的基督徒品德之一 , 什麼是真我?什麼是假我?如果按常理去想, “真我”當然就是:自己本來的、真實的面目;“假我”就是戴上假面具, 讓別人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那麼“假我”又有哪些特徵?

1、沒有充分感受事物

我們在小時候還沒有學會語言之前, 在遇到很強的負面情緒的時候, 我們就被斥責不可以哭, 不能去感受情緒, 從小受限制, 然後成為自己的習慣。

在我們逐漸長大的過程中, 我們不再去感受, 因為認為感受就不理性的, 以各種理由去抵制, 這樣負面的情緒還會停留在身體當中, 就像一堆包袱, 我們每天都在背著, 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要解決情緒, 就是要充分的去感受。 任何情感一定要下定決心去百分之百去感受, 直到自己有智慧、清晰而止。

2、忽略自己的直覺

我們不願意去感受, 因此我們只相信自己的理性。 然而, 世界上很多事物(例如手機、電腦、藝術品等)在還不存在的時候, 就是由於某個人在直覺中有了靈感, 然後他們把這些事物創造出來。

選擇和誰結婚、購房、選擇工作、商業上的重大決策……人們幾乎每一項重要的選擇都需要依靠直覺而非理性。

3、指責/判斷

我們幾乎都是在指責、判斷的環境中長大, 指責社會、指責他人、指責自己。 指責他人其實100%是我們不願意去感受我們自己內在也存在被指責的事物, 因為當我們指責他人的時候, 我們自己會感覺舒服一些。

世界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我們所指責的內容其實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 反映出我們自己的問題, 而跟我們指責的物件沒有關係。 接納這些內容, 讓自己不斷成長, 並從中獲得價值, 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4、逃避當下

我們經常活在過去的回憶, 或者未來的夢想中, 而不願意面對當下的現實, 因為現實讓我們痛苦。 有的人選擇酗酒, 有的人選擇沉迷於網路遊戲……通過各種方式逃避感受情緒。

事實上, 只有當下是最重要的。 從過去的痛苦中學習到經驗,

從未來的夢想中獲取力量, 然後覺察到當下什麼是最重要的。

5、從外界尋找自己

我們在剛出生的時候非常依賴我們的父母, 甚至感覺到他們是我們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有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我們就感覺到“一些事物失去了”。 有的人一生都在從外界尋找自己, 金錢、名望、豪宅、事業、肯定、接納、尊重……以為沒有這些自己就是不完整的。

而事實上, 每一個人都是完整的存在, 不需要從外面尋找自己。 我們只需要向內尋求, 我們的內在擁有成功、快樂的所有資源。

6、誤把需求當作愛

如果愛我, 就肯定我、送我需要的東西、陪伴我……其實這不是愛, 而是需要。 真正的愛是不帶有任何回報的期望, 而是一種無條件的給予。

我愛你, 可以跟你是否愛我沒有關係。 我們的愛人、父母、朋友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我們沒有必要要求他們的愛。

7、抵制變化

對於生活, 我們總期望是沒有變化發生的, 這其實是一種幻象, 因為現實是世界是不斷變化的。 變化意味著我們需要面對不確定性的恐懼, 我們想要有把控世界的安全感。

擁抱變化、享受變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8、限制自我表達

我們很多時候不敢對別人表達自己, 因為我們害怕被拒絕的感覺, 害怕失去某些人對自己的認可, 甚至不願感受自己“登上頂峰”的孤獨感。 事實上, 人們總有可能會拒絕、嘲笑你。

當我們敢於自我表達的時候, 我們會感受到來自自己內心的力量、勇氣和創意。

9、強迫結果

我的想法、我們的意圖、我要的結果……當我們執著於自己的想法的時候, 我們就是在強迫結果, 我們只依賴我們的理智。 其實, 當我們勉強促成一個結果的時候, 真正的答案卻是需要更多的時間才會出現。

答案在該來的時候就會來, 在還沒有答案的時候, 我們要做的是等待清晰。

10、排斥他人觀點

當我們太排斥他人觀點, 我們就聽不到他人, 身邊就很少有願意對我們說真話的人。 所以我們需要發展自己開放的意識, 考慮他人的觀點, 願意接受他人的觀點。 當聽到別人的觀點的時候, 留意自己的反應。

11、製造解釋/講故事

我們經常依據自己的經驗做出解釋, 但是對於同一件事情, 不同的人做出的解釋可能是不同的。 因此解釋經常不等於事實, 問題在於我們經常把解釋當成是毫不懷疑的事實。

12、過度反應

在極度的情緒反應時,我們會喪失我們自己是誰的感覺,當我們在情緒當中的時候不要做決定,因為這種決定往往是基於故事的表達,不是自己真正的願望,往往最後讓自己感到遺憾。

這十二項核心動力也叫做十二項“我假”,它們就像我們腦袋中的一些聲音,總是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當我們瞭解了什麼是假我,消除了這十二項的核心動力,我們才能與真正的自我相連接,活出自己的卓越性和意圖,活出一顆平常心,找到自我,活出真我。

問題在於我們經常把解釋當成是毫不懷疑的事實。

12、過度反應

在極度的情緒反應時,我們會喪失我們自己是誰的感覺,當我們在情緒當中的時候不要做決定,因為這種決定往往是基於故事的表達,不是自己真正的願望,往往最後讓自己感到遺憾。

這十二項核心動力也叫做十二項“我假”,它們就像我們腦袋中的一些聲音,總是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當我們瞭解了什麼是假我,消除了這十二項的核心動力,我們才能與真正的自我相連接,活出自己的卓越性和意圖,活出一顆平常心,找到自我,活出真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