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血管病
據瞭解, 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可使女性出現盜汗的幾率升高, 而這幾種病都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2感染
身體抵抗感染或疾病時, 盜汗現象會持續數天甚至數周, 直至其他症狀逐漸消退。
3甲狀腺功能紊亂
夜間盜汗是甲亢的常見症狀, 其他與激素相關的疾病也有可能引發盜汗。
4藥物副作用
盜汗是許多藥物的常見副作用之一, 如抗抑鬱藥和某些治療癌症的藥物。 糖尿病人如服用降糖藥過量, 血糖水準降得過低的話, 也會出現盜汗。
5免疫系統功能失調
最常見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即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的疾病, 如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6腫瘤
幾種癌症也會導致盜汗發生, 例如淋巴瘤。 如果發現自己除盜汗之外, 還伴有體重下降、總感到疲憊及淋巴結腫大等現象, 需要想到淋巴瘤的可能, 應儘快就診。
盜汗的原因需警惕1感染
肺結核盜汗是感染最常見的。 但細菌感染, 如心內膜炎的炎症心閥門), 骨髓炎(骨頭炎症), 膿腫可引起盜汗。 盜汗也是愛滋病毒感染的一種症狀。
2低血糖
低血糖會導致出汗。 人正在胰島素或口服糖尿病藥物可能伴有出汗的夜間低血糖。
3激素紊亂
出汗或潮紅可能是幾個激素紊亂, 包括嗜鉻細胞瘤、類癌綜合征、甲狀腺機能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