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悸的病因病機

心悸是因外感或內傷, 致氣血陰陽虧虛, 心失所養;或痰飲瘀血阻滯, 心脈不暢, 引起以心中急劇跳動, 驚慌不安, 甚則不能自主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

心悸因驚恐、勞累而發, 時作時止, 不發時如常人, 病情較輕者為驚悸;若終日悸動, 稍勞尤甚, 全身情況差, 病情較重者為怔忡。 怔忡多伴驚悸, 驚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轉為怔沖。

心悸是心臟常見病證, 為臨床多見, 除可由心本身的病變引起外, 也可由它髒病變波及於心而致。

《內經》雖無心悸或驚悸、怔忡之病名, 但有類似症狀記載, 如《素問·舉痛論》:“驚則心無所依,

神無所歸, 慮無所定, 故氣亂矣。 ”並認為其病因有宗氣外泄, 心脈不通, 突受驚恐, 複感外邪等, 並對心悸脈象的變化有深刻認識。 《素問·三部九候論》說:“參伍不調者病。 ”最早記載脈律不齊是疾病的表現。 《素問, 平人氣象論》說:“脈絕不至曰死, 乍疏乍數日死。 ”最早認識到心悸時嚴重脈律失常與疾病預後的關係。 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以驚悸、心動悸、心下悸等為病證名, 認為其主要病因有驚擾、水飲、虛損及汗後受邪等, 記載了心悸時表現的結、代、促脈及其區別, 提出了基本治則及炙甘草湯等治療心悸的常用方劑。 宋代《濟生方·驚悸怔仲健忘門》率先提出怔忡病名, 對驚悸、怔仲的病因病機、變證、治法作了較為詳細的記述。
《丹溪心法·驚悸怔忡》中提出心悸當“責之虛與痰”的理論。 明代《醫學正傳·驚悸怔忡健忘證》對驚悸、怔忡的區別與聯繫有詳盡的描述。 《景嶽全書·怔忡驚恐》認為怔忡由陰虛勞損所致, 且“虛微動亦微, 虛甚動亦甚”, 在治療與護理上主張“速宜節欲節勞, 切戒酒色”;“速宜養氣養精, 滋培根本”。 清代《醫林改錯》論述了瘀血內阻導致心悸怔忡, 記載了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心悸每多獲效。

心悸是臨床常見病證之一, 也可作為臨床多種病證的症狀表現之一, 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暈、水腫、喘證等出現心悸時, 應主要針對原發病進行辨證治療。

病因病機

1、體虛久病稟賦不足, 素體虛弱, 或久病失養, 勞欲過度, 氣血陰陽虧虛, 以致心失所養,

發為心悸。

2、飲食勞倦嗜食膏粱厚味, 煎炸炙燸, 蘊熱化火生痰, 或傷脾滋生痰濁, 痰火擾心而致心悸。 勞倦太過傷脾, 或久坐臥傷氣, 引起生化之源不足, 而致心血虛少, 心失所養, 神不潛藏, 而發為心悸。

3、七情所傷平素心虛膽怯, 突遇驚恐或情懷不適, 悲哀過極, 憂思不解等七情擾動, 忤犯心神, 心神動搖, 不能自主而心悸。

4、感受外邪風寒濕三氣雜至, 合而為痹, 痹證日久, 複感外邪, 內舍於心, 痹阻心脈, 心之氣血運行受阻, 發為心悸;或風寒濕熱之邪, 由血脈內侵於心, 耗傷心之氣血陰陽, 亦可引起心悸。 如溫病、疫毒均可灼傷營陰, 心失所養而發為心悸。 或邪毒內擾心神, 心神不安, 也可發為心悸, 如春溫、風溫、暑溫、白喉、梅毒等病, 往往伴見心悸。

5、藥物中毒藥物過量或毒性較劇, 損害心氣, 甚則損傷心質, 引起心悸, 如附子、烏頭, 或西藥銻劑、洋地黃、奎尼丁、腎上腺素、阿托品等, 當用藥過量或不當時, 均能引發心動悸、脈結代一類證候。

心悸的發病, 或由驚恐惱怒, 動搖心神, 致心神不寧而為驚悸;或因久病體虛, 勞累過度, 耗傷氣血, 心神失養, 若虛極邪盛, 無驚自悸, 悸動不已, 則成為怔仲。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 由於心神失養, 心神動搖, 悸動不安。 但其發病與脾、腎、肺、肝四髒功能失調相關。 如脾不生血, 心血不足, 心神失養則動悸。 脾失健運, 痰濕內生, 擾動心神, 心神不安而發病。 腎陰不足, 不能上制心火, 或腎陽虧虛, 心陽失于溫煦, 均可發為心悸。 肺氣虧虛, 不能助心以主治節,

心脈運行不暢則心悸不安。 肝氣鬱滯, 氣滯血瘀, 或氣鬱化火, 致使心脈不暢, 心神受擾, 都可引發心悸。

心悸的病性主要有虛實兩方面。 虛者為氣血陰陽虧損, 心神失養而致。 實者多由痰火擾心, 水飲淩心及瘀血阻脈而引起。 虛實之間可以相互夾雜或轉化。 如實證日久, 耗傷正氣, 可分別兼見氣、血、陰、陽之虧損, 而虛證也可因虛致實, 而兼有實證表現, 如臨床上陰虛生內熱者常兼火亢或夾痰熱, 陽虛不能蒸騰水濕而易夾水飲、痰濕, 氣血不足、氣血運行滯澀而易出現氣血瘀滯, 瘀血與痰濁又常常互結為患。 總之, 本病為本虛標實證, 其本為氣血不足, 陰陽虧損, 其標是氣滯、血瘀、痰濁、水飲, 臨床表現多為虛實夾雜之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