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積口臭
多由過飽傷胃、縮食停滯胃中引起。 其證口出酸腐臭味, 脘腹脹痛, 不思飲食, 噯氣口臭等。 應消食導滯, 保和丸或枳實導滯丸, 均可隨症選用。
胃火口臭
多由火熱之邪犯胃所致。 其證除口臭外, 每兼面赤身熱, 口渴飲冷, 或口舌生瘡, 或牙齦腫痛, 流膿出血等。 應清瀉胃火。 宜用清胃散(黃連、升麻、生地、丹皮、石膏、當歸)治之。 大便秘結者, 加大黃。
虛熱口臭
多由陰虛生內熱所致。 口臭而兼見鼻幹, 乾咳, 大便幹結, 為肺陰虛弱之候。 當清潤肺臟, 宜用清燥救肺湯(石膏、桑葉、杏仁、枇杷葉、人參、麥冬、阿膠、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見心煩不安,
熱痰口臭
多由熱痰犯肺或熱痰鬱久化膿化腐引起。 其證除口臭外, 每兼咳吐痰濁或膿血, 胸痛短氣等。 應清肺滌痰。 未化膿化腐者, 宜用小陷胸湯(半夏、黃連、瓜蔞)治之;化膿化腐者, 宜用千金葦莖湯(桃仁、葦莖、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查看詳情
中醫治療口臭的方法二1、腎陽不足, 口臭、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口燥咽幹。
治則: 養陰滋腎。
方藥:左歸飲加減, 熟地10克, 山藥20克, 杞子10克, 山芋10克, 丹皮10克, 麥冬10克, 龜板10克烊沖, 杜仲10克。
2、肺胃鬱熱, 外邪凝滯, 肺胃鬱熱上攻, 而致口臭, 鼻乾燥, 咽紅腫疼痛, 涕黃, 苔少, 舌紅, 脈細數。
治則:清熱瀉火。
方藥:蘆薈東加減,
3、胃火灼盛, 症見口臭、口幹, 牙齦紅腫, 消穀善饑, 舌紅苔黃少津, 脈滑數。
治則:消熱瀉火。
方藥:清胃散加減, 黃蓮6克, 生地20克, 丹皮、霍香10克、蘇梗10克, 犀角20克( 先煎) 。
4、腸腑實熱, 症見便秘口臭, 小便短赤, 心煩, 舌紅苔黃或黃燥, 脈滑數。
治則:滋陰清熱通便。
方藥:小承氣東加味, 生大黃15克, 白芍10克, 枳實10克, 厚樸10克, 霍香10克, 生地20克, 檳榔10克。
查看詳情
口臭吃什麼好牛奶
吃大蒜後的口氣難聞, 喝一杯牛奶, 大蒜臭味即可消除。
檸檬
檸檬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 可在一杯沸水裡加入一些薄荷, 同時加上一些新鮮檸檬汁飲用, 可去口臭。
佩蘭
取佩蘭葉10--50克(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才能決定),
蜂蜜
蜂蜜具有潤腸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 對便秘引起的口臭頗有效。
山楂
山楂性酸, 味微甘平, 有散瘀消積、清胃、除口酸臭的功效。
金橘
金橘對口臭伴胸悶食滯很有效, 可取新鮮金橘5~6枚, 洗淨嚼服。 本方還具有芳香通竅、順氣健脾的功效。
查看詳情
肺炎偏方 便秘偏方 哮喘偏方 鼻炎偏方 頭痛偏方 咳嗽偏方 感冒偏方 腎虛偏方 腹瀉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