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風濕性關節炎偏方

中醫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偏方

金剛刺地龍治類風濕性關節

【功能主治】活血通絡, 溫經祛濕。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組成】金剛刺15克, 廣地龍15克, 蜈蚣1條, 黃芪40克, 桂枝12克, 海風藤12克, 威靈仙12克, 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 水煎服, 20劑為1療程, 一般宜服2~3個療程。

【加減】若關節肌肉紅腫熱痛者, 可加忍冬藤15克、知母10克、黃柏2克;若病程長, 關節肌肉冷痛劇烈, 痛處固定者, 可加制川烏8克、制草烏8克;若肢體全身遊走性疼痛者, 可加防風12克、羌活10克;若久病關節變形, 屈伸不利, 伴頭暈腰酸者, 加熟地12克、狗脊10克、龜版12克。

【病例驗證】李某,

女, 30 歲。 患類風濕性關節炎4年, 手指關節呈梭形改變, 腕踝關節腫痛僵硬, 長期服用芬必得、地塞米松, 效果欠佳。 近兩年來, 日漸加重, 疼痛劇烈, 夜間尤甚, 得溫稍舒, 生活不能自理, 舌苔薄白而膩, 脈沉弦。 化驗血沉60mm/h, 類風濕因數陽性, 以本方加減治療, 連服20劑後, 關節腫脹已減輕, 疼痛好轉;原方又服 60劑, 症狀基本消失, 生活已能自理, 可下床行走。 複查類風濕因數陰性, 血沉20mm/h, 後又服30劑鞏固療效, 至今尚好。

桂枝川烏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功能主治】祛風, 散寒, 除濕。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證見肢體關節、肌肉疼痛, 關節屈伸不利, 痛處不紅不熱, 常有冷感, 得熱則痛稍緩, 或疼痛呈遊走性, 或疼如刀割針紮, 或酸痛, 關節腫脹, 舌質淡, 苔白或白膩,

脈弦緊或濡緩或浮緩。

【偏方組成】桂枝、制川烏(先煎)、當歸、烏梢蛇各10克, 仙靈脾、熟地各15克, 鹿銜草30克, 甘草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避風寒。

【加減】若風盛者, 加尋骨風、鑽地風各20克;濕盛者, 加蒼術、白術各10克, 生薏仁、炒薏仁各15克;寒盛者, 加制草烏(先煎)、熟附片各10克;刺痛者, 加地鱉蟲10克, 參三七3克(研沖), 延胡15克;痛劇者, 加炙全蠍3克(研沖)。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39例, 經過3~6個月的治療, 基本痊癒17例, 顯效10例, 有效9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2.3%。

二黃雙仁湯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 補肝腎。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組成】大黃9克, 黃岑12克, 桃仁、杏仁、赤芍、幹地黃各15克, 甘草、虻蟲各6克, 生川芎10克, 桑寄生18克, 牛膝20克, 烏梢蛇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 水煎3次, 分3次服。 1個月為1療程。

【加減】氣血虛弱者, 加黃芪、當歸;肝腎虧損者, 加鹿角膠、杜仲、巴戟天。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30例, 治療1~3個月後, 痊癒16例, 顯效9例, 有效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93%。

乳香川烏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功能主治】化瘀通絡, 利濕除痹。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組成】乳香、制沒藥各12克, 制川烏15克, 地龍、土鼈蟲各20克, 桃仁、蜈蚣各10克, 青風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日1劑。 3個月為1療程。

【加減】濕熱阻絡型, 加防己、蒼術各10克, 萆光(氵光)、連翹各20克, 金銀藤30克;寒熱錯雜型, 加桂枝10克, 白芍15克, 知母12克, 生黃芪30克, 附片20片;肝腎虧損型, 加川續斷、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 骨碎補10克, 白芍12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67例, 結果:治癒24例,

顯效27例, 好轉13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5.5%。

黃芪威靈仙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功能主治】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偏方組成】生黃芪30~50克, 威靈仙20~25克, 制附子20克, 桂枝、白芍、秦艽、雞血藤各10克, 麻黃、防風、知母、川黃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水煎, 每日1劑, 分3~4次口服, 15劑為1個療程。

【加減】若氣血兩虛者, 黃芪加量至60~80克, 當歸、何首烏各20克;若兼發熱者, 加生石膏40~50克, 薏苡仁25~30克;若關節紅腫較甚者, 加萆光(氵光)20~30克, 防己、澤瀉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 加薑黃、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 加牛膝、蠶砂、木瓜各10~12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67例, 經用藥2~3個療程後, 其中治癒(症狀緩解, 關節腫大消失, 血沉恢復正常)45例;好轉(關節活動自如, 腫大未消退, 血沉基本恢復正常)19例;無效(治療前後未見明顯變化)3例。

治療程中未見不良反應。

查看詳情

風濕性關節炎吃什麼食療偏方

(1)生薑雞1只, 生薑100~250g, 切成小塊, 在鍋中爆炒燜熟, 不放油鹽。 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 1天內吃完, 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 用於關節冷痛, 喜暖怕寒者。

(2)鹿茸雞1只, 鹿茸3~6g, 在鍋內燜熟, 不放油鹽。 吃肉喝湯, 兩天吃完。 可根據情況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 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30g, 白米15g, 白糖適量。 先煮赤小豆至熟, 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 能除濕熱。

(4)苡米粥30g、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 先煮苡米, 米爛熟放入澱粉少許, 再加砂糖、桂花。 作早餐用, 能清利濕熱, 健脾除痹。

(5)防風苡米粥10g, 苡米30g。 水煮, 每日1次, 連服1周, 能清熱除痹。

(6)木瓜湯4個, 蒸熟去皮, 研爛如泥, 白蜜1kg煉淨。將兩物調勻,放入淨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能通痹止痛。

查看詳情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藥酒

1、三蛇酒

藥物組成:烏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將三種蛇剁去頭,用酒洗潤切成短節乾燥,冰糖加熱熔化待用。將白酒裝入酒罈。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蓋密閉,每天攪拌1次,10~15天開壇過濾,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用法:每次5ml,每日3次。

2、虎骨木瓜酒

藥物組成:制虎骨(豹骨代)、當歸、川芎、續斷、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紅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風各25g,木瓜150g。

上藥共研粗末,以絹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中,浸至7日,濾去渣,澄清後加冰糖1kg。

功效:散寒除風,祛濕通絡,活瘀止痛。

用法:隨量飲用。

3、馮了性藥酒

藥物組成:羌活、威靈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獨活、青蒿子、麻黃、白芷、小茴香、當歸、川芎、梔子、防己、白酒。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於痹病風濕痹阻證。

用法:每次10ml,每日1次。

4、諸風應效酒

藥物組成:當歸、川芎、白龍、五加皮、石楠藤、僵蠶、白芍各90g,蒼術15g,白芷、苦參、何首烏、木瓜、牛膝、細辛、黃柏、知母、大楓子、薏苡仁、生地黃各9g,川烏、木香各3g,穿山甲、紫荊皮、羌活、獨活、威靈仙、槁本、防風各45g。

功效:活血養血,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經活絡,補益肝腎。

用法:上藥共為粗末。好酒一壇(適量),將絹袋盛藥置於壇中,密封壇口,文武火重湯煮2小時取出,去火毒,過3日飲之。每次5~10ml,每日3次。

5、除濕酒

藥物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雲苓、杜仲、松節、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續斷、伸筋草各9g,獨活、蠶矢各6g,木瓜、枸杞、蒼耳子、薟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

將上藥浸於糧酒2500g中,過5日即成。

功效:除風散寒,祛濕通絡。

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1次

6、蘄蛇天麻酒

藥物組成:蘄蛇12g,羌活6g,紅花9g,防風3g,天麻6g,五加皮6g,當歸6g,秦艽6g,白糖90g。

功效:祛濕通絡。主治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等症。

用法:將上藥粉碎成粗粉,按滲漉法制成藥酒1kg即成。每次最多不能超過60g,每日2次。

查看詳情

骨折偏方 闌尾炎偏方 牙疼偏方 痔瘡偏方 口腔潰瘍偏方 頸椎病偏方 肩周炎偏方 白蜜1kg煉淨。將兩物調勻,放入淨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能通痹止痛。

查看詳情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藥酒

1、三蛇酒

藥物組成:烏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將三種蛇剁去頭,用酒洗潤切成短節乾燥,冰糖加熱熔化待用。將白酒裝入酒罈。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蓋密閉,每天攪拌1次,10~15天開壇過濾,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用法:每次5ml,每日3次。

2、虎骨木瓜酒

藥物組成:制虎骨(豹骨代)、當歸、川芎、續斷、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紅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風各25g,木瓜150g。

上藥共研粗末,以絹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中,浸至7日,濾去渣,澄清後加冰糖1kg。

功效:散寒除風,祛濕通絡,活瘀止痛。

用法:隨量飲用。

3、馮了性藥酒

藥物組成:羌活、威靈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獨活、青蒿子、麻黃、白芷、小茴香、當歸、川芎、梔子、防己、白酒。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於痹病風濕痹阻證。

用法:每次10ml,每日1次。

4、諸風應效酒

藥物組成:當歸、川芎、白龍、五加皮、石楠藤、僵蠶、白芍各90g,蒼術15g,白芷、苦參、何首烏、木瓜、牛膝、細辛、黃柏、知母、大楓子、薏苡仁、生地黃各9g,川烏、木香各3g,穿山甲、紫荊皮、羌活、獨活、威靈仙、槁本、防風各45g。

功效:活血養血,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經活絡,補益肝腎。

用法:上藥共為粗末。好酒一壇(適量),將絹袋盛藥置於壇中,密封壇口,文武火重湯煮2小時取出,去火毒,過3日飲之。每次5~10ml,每日3次。

5、除濕酒

藥物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雲苓、杜仲、松節、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續斷、伸筋草各9g,獨活、蠶矢各6g,木瓜、枸杞、蒼耳子、薟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

將上藥浸於糧酒2500g中,過5日即成。

功效:除風散寒,祛濕通絡。

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1次

6、蘄蛇天麻酒

藥物組成:蘄蛇12g,羌活6g,紅花9g,防風3g,天麻6g,五加皮6g,當歸6g,秦艽6g,白糖90g。

功效:祛濕通絡。主治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等症。

用法:將上藥粉碎成粗粉,按滲漉法制成藥酒1kg即成。每次最多不能超過60g,每日2次。

查看詳情

骨折偏方 闌尾炎偏方 牙疼偏方 痔瘡偏方 口腔潰瘍偏方 頸椎病偏方 肩周炎偏方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