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律失常有哪些表現 9個細節交你預防

有的人經常性的會有心慌、胸悶、氣短、乏力等症狀, 這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現。 那麼心律失常都有哪些症狀?如何預防呢?小編這就來教你。

1、早搏。 這種心律失常無害, 通常不會引起症狀, 有時會讓人感到胸部陣跳或心跳略過。 早搏可發生在任何人群之中, 一般無需治療。 壓力過大、運動過度、攝入過多的咖啡因或尼古丁也會造成早搏, 此時需要告知醫生, 並對生活方式做出調整。

2、心動過速。 由於運動、興奮或發燒所造成的心動過速通常沒有大礙, 也無需治療。 但“發作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十分危險, 甚至會造成心臟驟停,

需要引起警惕。 心動過速更常見於兒童和年輕人, 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

3、心動過緩。 成年人每分鐘心跳次數不到60次被稱為心動過緩, 常見於年輕人和身體素質非常好的人(如運動員), 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然而, 心臟病發作、甲狀腺功能不夠活躍或年老體衰也會造成心動過緩。 在這些情況下, 服用藥物或植入心臟起搏器是必要的。

4、房顫。 心房顫動也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 有專家認為, 房顫本身並不會危及生命, 但可使中風的風險增加5倍, 因為它讓血液淤積和凝結在心房裡。 服用稀釋血液的藥物及射頻消融術是主要治療方法。

5、室顫。 心室顫動是心律失常最致命的一種類型。

由於心室處理了循環系統的大部分“重體力活”, 室顫會導致血流幾近停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戈登·湯瑪斯利教授說:“室顫病人如果沒能在幾分鐘內得到救治就會死亡”, 可見其危險性之高。 室顫常發生在有潛在心臟病的人群之中, 可通過植入除顫器(如果停止跳動, 則電擊心臟)來治療。

6、房室傳導阻滯。 是指來自於心房的電脈衝信號過弱或傳導不正確, 無法傳到心室, 造成心跳過慢, 甚至有心臟驟停的風險。 其治療方法包括口服藥物、射頻消融術及植入心臟起搏器等。

為何老年人容易患心律失常呢?

首先, 隨著年齡增長, 機體衰老等生理變化會對心臟的傳導系統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易發生傳導障礙和病竇綜合征及心房顫動等。

其次, 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環系統疾病, 如冠心病、高血壓、肺心病等, 這些疾病都會引起心肌供血不足, 也更容易引發各種心律失常及傳導阻滯。

再者, 老年人對藥物的耐受性較低, 竇房結功能可能存在障礙, 在應用對心臟傳導系統有影響的藥物時, 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副作用, 導致心律失常。

對於老年人, 採取以下措施能夠儘量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生:

1、不要忽視定期體檢, 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沒有心慌、胸悶等典型症狀, 是在體檢時才發現心律失常的。 而暫時沒有症狀的心律失常對身體一樣有害, 會傷害心臟或引發腦卒中, 在嚴重疲勞狀態下可能突然發生嚴重的心律失常, 甚至猝死。

2、發現心律失常後, 要按醫囑進行治療, 且不可隨意選藥, 或者病情稍有好轉就自行停藥, 應向醫生諮詢後再做決定。

3、運動要適量。 對心律失常患者而言, 絕不是運動量越大對身體越好, 要本著“量力而動”的原則, 不可勉強運動或活動過量。 中老年人宜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較柔和的運動。

4、避免突然受到冷或熱的刺激, 小心感冒, 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過低。

5、不要暴飲暴食, 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少喝咖啡、濃茶等飲品。

6、不可過量飲酒, 同時要戒煙並遠離二手煙。 這些因素都可能使交感神經興奮, 而導致心臟傳導異常。

7、保持良好的睡眠, 避免過度勞累。 長期勞累是誘發心律失常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8、與人相處寬容豁達, 避免情緒波動,

不生悶氣, 也不能暴怒或過分緊張。

9、積極治療原發病, 這是預防心律失常非常重要的一環。 (參考網站:39健康網)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