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癇證的問診

癇證是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 又名“癲癇”“羊癲瘋”。 其特點為發作性精神恍惚, 甚則突然僕倒, 昏不知事, 口吐涎沫, 兩目上視, 四肢抽搐, 或口中如作豬羊叫聲, 移時蘇醒。 本證的形成, 大多由於七情失調、先天因素、腦部外傷、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患病之後造成臟腑失調, 痰濁阻滯, 氣機逆亂, 風陽內動所致, 而尤以痰邪作祟最為重要。 因本證的輕重常與痰濁的深淺、正氣的盛衰有關, 所以在治療方面, 宜分標本虛實。 頻繁發作時, 以治標為主, 著重豁痰順氣, 熄風開竅定癇。 平時以治本為重, 宜健脾化痰,

補益肝腎, 養心安神。 同時要調攝精神, 注意飲食, 避免勞逸無度。 痛證往往反復發作, 預後較差。

西醫的原發性癲病和繼發性癲癇屬痛證範疇。

(一)問診要點

本病通過問診及必要的檢查(如腦電圖、腦CT), 發現病人有方作性神志異常的病史, 即可診斷。 同時應詢問發作持續時間長短, 發作頻繁程度, 伴隨症狀, 及有無其它明顯不適, 如有無偏癱、高熱抽搞等症狀, 與中風、厥證相鑒別。

本病是以發作性精神異常為主症, 故辨證要點應通過問診瞭解發作前後病人的症狀表現, 發病時的臨床表現, 以辨標本虛實。 如發作前常眩暈、胸悶, 發病突然跌倒, 神志不清, 抽搐吐涎為風痰閉阻;發作時昏僕, 抽指, 吐涎, 或有叫吼, 平肛情緒急躁, 口苦為痰火內盛;癲癇發作日久,

健忘屬心腎虧虛。

(二)分型問診

1.風痰閉阻

問診:在發作前常有眩暈、胸悶、乏力等症(亦有無明顯先兆者), 發則突然跌倒, 神志不清, 抽搐吐涎, 或伴尖叫與二便失禁。 也有短暫神志不清, 或精神恍惚而無抽括者。

治法:滌痰熄風, 開竅定癇。 方用定癇丸為主方。

2.痰火內盛

問診:發作時昏僕, 抽搞, 吐涎, 或有叫吼, 平時情緒急躁.心煩失眠, 咯痰不爽, 口苦而幹.便秘。

治法:滑肝泄火, 化痰開竅。 方用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東加減。

3.心腎虧虛

問診:癲癇發作日久, 健忘, 心悸頭暈目眩, 腰膝酸軟, 神疲乏力。

治法:補益心腎, 健脾化痰。 方用大補元煎、六君子東加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