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延長是指月經週期基本正常, 而行經時間延長, 超過7 天以上, 甚至淋漓10 余天方淨者。 又稱“月經不斷”“月水不絕”。 《沈氏女科輯要箋正》稱之為“經漏”“經事延長”。 導致本病發生的病因病機可因脾虛, 腎虛, 沖任失固, 經血失於統攝;或因陰虛內熱, 或桯熱內蘊, 擾及血海, 沖任不固, 經血妄行;或因肝鬱氣滯。 或人流手術, 損傷胞宮, 瘀血內停, 沖任瘀滯, 以致經期延長。 本病總的治療原則為固沖止血。
西醫的黃體萎縮不全、子宮內膜修復延長屬於本病的範疇。
(一)問診要點
本病的問診主要是經行期的延長, 超過7天以上,
本病的辨證問診在於瞭解月經的量、色、質以及有無全身症狀。 月經量少者多為氣虛、腎虛或陰虛有熱, 量多者多為濕熱內蘊;晝或多或少者為血瘀。 月經色淡紅者為氣虛, 色淡暗者為腎虛, 色深紅者為陰虛有熱, 色暗如敗醬者為濕熱內蘊, 色暗者為血密。 月經質清稀者為氣虛, 或腎虛, 質粘稠者為陰虛有熱, 質稠夾有粘液者為濕熱, 夾有血塊者為血瘀。
(二)分型問診
1.氣虛
問診:月經延長, 淋漓10 余天方淨, 量少, 色淡, 質稀。 伴面色晄白,
治法:健脾益氣, 固沖止血。 方用歸脾東加減。 若血量偏多, 小腹疼痛者, 加三七粉以化瘀止痛。
2.腎虛
問診:月經延長, 過期不止, 量少, 色淡暗, 質稀。 伴面色淡暗, 腰骶酸楚, 小便清長, 大便溏瀉。
治法:補腎氣, 固沖任。 方用右歸丸加減。
3.陰虛有熱
問診:經期延長, 量少、色紅、質稠, 五心煩熱, 形體消瘦, 潮熱汗出, 口乾咽燥, 入夜尤甚。
治法:滋陰清熱, 固沖止血。 方用兩地湯合二至丸加味。
4.濕熱內蘊
問診:經期延長, 淋漓半月方淨, 量多, 色暗如敗醬, 質粘稠, 夾有粘液。 伴身熱不揚, 腰腹脹痛, 口苦口幹, 小便短赤, 大便粘滯不爽。
治法:清熱利濕, 固沖止血。 方用固經東加減。 若味臭穢者, 加敗醬草、蒲公英以清熱解毒。
5.血瘀
問診:月經淋漓過期難淨, 量或多或少, 經行不暢, 色暗, 有血塊, 小腹疼痛拒按, 血塊排出後痛減。
治法:活血化瘀, 固沖止血。 方用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