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加減四物湯。
證候表現:痛有定處, 遇夜則甚, 其脈芤澀
病因病機:婦人產後及跌僕努力者, 多有此症。 或憂怒傷其內, 風寒襲於外, 氣逆血寒, 凝結成積。 《內經》雲:卒然外中於寒, 若內傷於憂怒, 則氣逆, 六輸不通, 溫氣不行, 凝血蘊裡而不散。 此之謂也
處方:加減四物湯(東垣)治婦人血積。 熟地當歸川芎芍藥肉桂廣皮三棱幹漆(炒煙盡。 各等分)為粗末, 每服二錢, 水煎服。 丹溪當歸丸, 無桂、漆, 有神曲、百草霜, 酒和丸。
出處:《金匱翼》·卷四(卷)·積聚統論(篇)
原文:血積痛有定處, 遇夜則甚, 其脈芤澀。 婦人產後及跌僕努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