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有益胃生津, 滋陰清熱的功效。 用於陰傷津虧, 口幹煩渴, 食少幹嘔, 病後虛熱, 目暗不明。 下面給大家介紹下石斛天麻酒的製作方法。
石斛天麻酒——原名“石斛浸酒方”
藥物組成:石斛(去根)、天麻、芎藭、仙靈脾、五加皮、牛膝(去苗)、萆薢 、當歸、鼠黏子、杜仲(去粗皮)、烏蛇(微炒)、茵芋、狗脊、丹參以上各一兩、桂心、附子(炮裂, 去皮、臍)、川椒(去目及閉口者, 微炒出汗)各一兩半、虎脛骨(塗酥, 炙令黃)各二兩。

功能主治:治中風手足不遂, 骨節疼痛, 肌肉頑麻。
用法用量:每次溫服一小盞, 不計時候, 常令酒氣相續, 其酒取一盞, 加入一盞, 以藥味薄即止。
製備方法:上藥細剉用生者, 絹袋盛, 好酒二鬥浸於瓷甕中, 密封七日。
石斛的作用:
1、胃陰虛及熱病傷津證。 本品長於滋養胃陰,生津止渴, 兼能清胃熱。 主治熱病傷津, 煩渴、舌幹苔黑之證, 常與天花粉、鮮生地、麥冬等品同用, 如《時病論》清熱保津法。

2、腎陰虛證。 本品又能滋腎陰, 兼能降虛火, 適用于腎陰虧虛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軟及陰虛火旺, 骨蒸勞熱等證。 腎陰虧虛, 目暗不明者, 常與枸杞子、熟地黃、菟絲子等品同用, 如石斛夜光丸(《原機啟微》)。
用藥用量:常用量:幹品每日6~15克;鮮品每日15~30克。 煎湯或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