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節達到養生效果的話, 吃的食物也有區別。 春季正是肝旺時節, 少食酸性食物, 否則會使肝氣更旺, 傷及脾胃。 此時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 如瘦肉、蛋類、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
至於春天容易出現春困、腿重等症狀, 陳超指出這在中醫來看其實就是“濕”的一種表現。 由於春季肝氣旺、脾氣弱, 而脾胃主四肢, 脾氣不旺, 四肢酸軟無力, 所以還要補脾。 藥補不如食補, 健脾的食物有: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小米、蓮子、莧實、豬肚、鴨、鵪鶉等。 去濕的食物有:鯉魚、赤小豆、金針菜、萵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下麵推薦了兩款最適合多雨的春季飲用的鯽魚湯。 據介紹, 鯽魚性甘平, 補而不燥, 健脾去濕, 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
白鯽魚煲湯:
用油將魚兩面煎黃, 用開水猛火煲湯, 煮成白色乳狀。 然後加砂仁3克、陳皮3克、香菜20克、生薑10克, 稍滾三分鐘, 此方補脾胃非常好。
田艾煲鯽魚:
田艾30克, 鯽魚250克, 生薑10克, 煲湯, 不僅健脾去濕, 還可以預防蠶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