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為婦科藥, 對於女性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同時治療頭痛的效果也不錯。 中醫藥理論認為川芎“辛香走竄而行氣, 活血祛瘀以止血, 上行頭目而祛風, 下入血海以調經。 並外徹皮毛, 旁通四肢, 為血中之氣藥”。 故常用於內服, 主治頭痛眩暈、風濕痹痛、胸肋刺痛、跌打腫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寒痹痙攣、癰疽瘡瘍以及產後瘀阻腹痛等病症。
川芎為婦科藥, 活血行氣頭痛良方。
尤以療理風寒、風熱、血虛之頭痛著稱。 現代醫學科學研究發現, 川芎提取液對抑制白血病細胞有一定作用;藥理學研究證實, 川芎製劑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以川芎、綠茶葉、杭白菊各3克, 用沸水沖泡當茶飲, 可作為風熱頭痛的輔助治療;四物湯(川芎、當歸、白芍、熟地四味中藥配伍), 水煎取汁服用, 具有補血調經之功用;當歸15克、川芎9克, 荊芥穗4克(焙炒微黑存性), 水煎取汁服用可治產後血暈;川芎9克, 細辛、白芷、決明子、白菊花各5克, 甘草3克, 水煎取汁服用, 適用內寒頭痛等症;川芎9克, 細辛、川烏各5克, 元胡、甘草各3克, 水煎服用, 可止婦女痛經;川芎9克, 元胡、香附、五靈脂、蒲黃各6克, 甘草3克, 水煎服用, 常用於閃挫跌損和慢性肝炎、肝膽疾病所引發的脅肋疼痛。
川芎也是多種中成藥的主要成分, 比如常用的益母丸、人參敗毒丸、十全大補丸、再造散、柏子養心丸、越鞠丸等中成藥均含有川芎。
但川芎為血中氣藥, 辛溫走竄而行氣, 在使用中應注意辨證與禁忌, 凡陰虛火旺、下虛上盛、肝陽火盛、年邁氣弱、氣逆嘔吐、月經過多等均應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