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又稱“心肌衰竭”、“心功能不全”, 簡稱心衰, 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 心衰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 嚴重威脅著患者生命。 那心力衰竭有什麼飲食原則呢?
心力衰竭的四大飲食原則
1、食物不宜過精
過於精細的食物不利於大便的形成, 宜葷素搭配、粗糧細糧搭配, 適當選用多纖維食物, 有利於保持大便暢通。
2、食物不宜過鹹
過多攝入食鹽易導致血容量增加, 從而加重心臟負荷。 輕度心衰病人每日攝入食鹽量約5克, 中度心衰患者為2.5克,
3、飲食不宜過飽
進食過飽, 尤其是大量難以消化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腹部膨脹、膈肌升高, 心臟及肺的正常活動受到限制, 容易出現心慌氣短, 導致病情加重。
4、不宜飲酒
尤其是烈性酒和啤酒。 酒精可以對心臟產生直接損害, 如心臟擴大、心律失常等。
心力衰竭如何護理
1、合理安排作息
對心功能Ⅲ級的病人, 一天大部分時間應臥床休息, 並以半臥位為宜。 在病情得到控制後, 事稍事下床活動和自理生活, 適當進行戶外散步, 減少由於長期臥床引起的下肢栓塞、肺部感染和體力、精力日益衰退, 有助於身心健康。 心功能Ⅳ級的病人, 必須絕對臥床, 避免任何體力活動, 以減輕心臟負擔。
2、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鹽的攝入
強調低鹽飲食, 防止水在體內瀦留, 導致浮腫和心臟負擔加重。 食物以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易消化為宜。 注意少量多餐, 因進食過飽會增加心臟負擔, 誘發心力衰竭。
3、飲食
患者應攝取低熱量飲食。 病情好轉後可適當補充熱量和高營養。 飲食以少鹽、易消化清淡飲食為宜;選擇富有維生素、鉀、鎂和含適量纖維素的食品;避免進食產氣食物, 加重呼吸困難;避免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 根據血鉀水準決定食物中含鉀量。
4、注意防寒保暖
心力衰竭的護理要注意, 氣候轉冷時注意須加強室內保暖,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衰。
5、保持大便通暢
是護理心力衰竭患者非常重要的措施。 需訓練床上排便習慣,
6、心理護理患者
常因嚴重缺氧而有瀕死感, 緊張和焦慮可使心率加快, 加重心臟負擔, 應加強床旁監護, 給予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 減輕焦慮, 以增加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