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脾陽虛弱型痰飲

治療方法:蒼桂術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東加減。

證候表現:胸脅支滿, 心下痞悶, 胃中有振水音, 脘腹喜溫畏冷, 泛吐清水痰涎, 飲入易吐, 口渴不欲飲水, 頭暈目眩, 心悸氣短, 食少, 大便或溏, 形體逐漸消瘦, 舌苔白滑, 脈弦細而滑

病因病機:脾陽虛弱, 飲停於胃, 清陽不升

治則治法:溫脾化飲

方用:蒼桂術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東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六章氣血津液病證(卷)·第三節痰飲(篇)

原文:脾陽虛弱證胸脅支滿, 心下痞悶, 胃中有振水音, 脘腹喜溫畏冷, 泛吐清水痰涎, 飲入易吐, 口渴不欲飲水, 頭暈目眩, 心悸氣短,

食少, 大便或溏, 形體逐漸消瘦, 舌苔白滑, 脈弦細而滑。 證機概要:脾陽虛弱, 飲停於胃, 清陽不升。 治法:溫脾化飲。 代表方:蒼桂術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東加減。 前方溫脾陽, 利水飲, 用於胸脅支滿, 目眩, 氣短;後方和胃降逆, 用於水停心下, 脘痞, 嘔吐, 眩悸。 常用藥:桂枝、甘草辛甘化陽, 通陽化氣;白術、茯苓健脾滲濕;半夏、生薑和胃降逆。 水飲內阻, 清氣不升而見眩冒、小便不利者, 加澤瀉、豬苓;脘部冷痛, 吐涎沫, 為寒凝氣滯, 飲邪上逆, 酌配乾薑、吳茱萸、川椒目、肉桂;心下脹滿者, 加枳實以開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