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忌剩茶 常見養壺誤區

一把昂貴的茶壺要好好收藏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 但是很多人在養壺的時候會犯一些很常見的錯誤。 那麼, 養壺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忌剩茶 常見養壺誤區

有些人對養壺有幾個誤解, 對於收藏愛好者千萬注意!

1.切忌心急, 養護是個漫長的過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堅決不能用細砂布砂紙拋光布等擦拭紫砂壺, 這樣做會損傷壺的表面, 使壺失去自然光澤、留下劃痕, 從而破壞紫砂質感。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下一頁↓

2.切忌剩茶, 有些養壺的人, 認為飲剩的茶汁留在壺裡有助於壺的養成, 這是錯誤的認識。

雖然紫砂壺確實有隔夜不餿的特點, 但隔夜茶會有陳湯味, 對紫砂壺損害很大!而且不衛生, 對身體不利。

3.有些人喝什麼茶都用一把壺, 這是絕對錯誤的!一定要做到飲什麼茶用什麼壺, 必須嚴加區別, 不能混淆。

養好一把壺, 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需要用壺之人有一個好的習慣, 但歸根到底, 還是要先有一把用好泥料製作的壺, 否則是養不出來的。 也就是:好泥料的壺+好的養壺方法=一把好壺。

價格昂貴一件紫砂壺的內涵須具備以下三個主要因素:完美的形象結構;精湛的製作技藝;優良的實用功能。

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扳、蓋、紐、腳, 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 精湛的技藝是評審紫砂壺藝優劣的準則。 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容積和重量的恰當,

當壺扳、執握、壺的周圍合縫, 壺嘴出水流暢, 同時也要考慮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

一把價格昂貴的紫砂壺如不細細養護, 其價值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大打折扣。 養壺是茶事過程中的雅趣之舉, 其目的雖在於“器”, 但主角仍是“人”。 養壺即養性也。 “養壺”之所以曰“養”, 正是因其可“怡情養性”也。

在飲茶時, 可把茶湯澆在紫砂壺上, 這樣茶湯容易被壺熱蒸發, 同時, 也容易被壺體表面吸收, 或在每天早晨清洗茶壺茶具時, 用壺中的茶渣在壺體周身潤擦一遍, 既可擦去壺身茶垢結渣痕, 又能經濕茶葉水磨, 使壺體光潤亮澤。 在日積月累的茶汁澆洗滌揩下, 紫砂壺才會越發柔和絢麗, 人稱此法為“茶湯養壺”。

新壺初用,

不免有點土味, 可用細紗布稍加磨擦, 用水清洗後, 放如較濃的茶葉水鍋裡煮沸晾乾, 如此再三, 即可沏茶。 不論新壺、舊壺, 用開水沏茶後, 趁壺體表面溫度較高, 可用濕毛巾, 或乾淨濕布, 擦抹壺體, 浮水印旋擦旋幹, 反復多次, 壺體溫度降後, 亦可用手摩挲, 因手掌有油汗, 有利於壺體光潤。 如此堅持三四月後, 新壺大體可發“黯然之光”。

壺的表面會積有茶跡, 這就需用養壺毛筆或軟毛牙刷在壺表面經常刷洗, 以保持清潔。 如此日擦、滌洗, 壺的表面會起一層亞光, 人稱其為“包漿”(葆漿), 這種亞光不會因高溫高壓沖洗而褪去, 甚顯高雅品位。 亦有人用油手、油布在壺身揩擦而出現的光, 稱為“和尚光”, 一經清潔劑洗滌, 亮光隨即褪去, 露出塊塊垢疤,

甚有破相之嫌, 《陽羨名陶錄》雲, “而愛護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曰吾以寶其舊色爾, 不知西子蒙不潔, 堪充下陳”, 所以, 切毋將油污垢物沾上壺身, 保持壺的潔淨, 才能養好壺。

還有一種較為特殊的養壺法:把瓦片(江南黑土瓦)碾磨成很細的粉末, 用六層紗布包紮成枇杷大小的布球, 趁茶湯澆在壺體時, 紗布球沾上茶湯輕輕順序撫磨壺體使壺體潔淨光潤。 在今日, 你可採用精細磨料粉末代替瓦片粉末做成紗布球, 亦可達到同樣理想的效果。

什麼叫開壺

新壺在使用之前, 需要處理, 這個過程就叫開壺。 開壺也有好多種方法, 下面介紹一種:

1.用白水煮至少1個小時。 具體方法是將壺蓋與壺身分開, 放入涼水鍋中, 將鍋置於爐子上,

以文火慢慢加熱至沸騰。 1小時後關火。 這一步可以熱脹冷縮讓壺身的氣孔釋放出所含的土味及雜質。

2.將白水煮過的壺與一塊老豆腐, 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 方法同上, 至少1個小時。 這個步驟叫做去火氣, 目的是為了褪掉制壺時高溫煆燒帶來的火氣。

3.將上面的壺與一段嫩甘蔗頭, 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 方法同上。 至少1個小時。

4.將上面的壺與茶葉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 方法同上, 至少1個小時。

完成上面4個步驟後, 紫砂壺才可以正式開始使用。

紫砂壺的選購指南

紫砂壺既是一種功能性的實用品, 又是可以把玩、欣賞的藝術品。 所以, 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在實用性、工藝性和藝術性三方面獲得極高的肯定。 壺藝愛好者在選購紫砂壺時, 不妨就以下幾點加以斟酌:

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壺把便於端拿,壺嘴出水的流暢,讓品茗沏茶得心應手。因此,選購紫砂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選擇壺的容量,壺嘴出水的順暢,壺把執握的舒適等等。

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點、線、面的過渡轉折也應清晰與流暢。還須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水準。

上乘的紫砂泥應具有“色不豔、質不膩”的顯著特性。所以,選購紫砂壺應就紫砂泥的品質加以考察。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至於選擇何種形狀樣式的壺,則因個人需求的不同,很難一統而論。不過,因紫砂壺屬於整個茶文化組成的部分,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應屬茶道所追求的淡泊明志,淡雅的意境。所以紫砂壺的造型應以能表現“古壺藝的氣韻格調和書法、繪畫等藝術同傳,所用印款,有可能出自一個金石篆刻名家之手。紫砂壺的功能美主要表現在容量適度、口蓋嚴謹及出水流暢兩個方面。

紫砂藝術是一種“源于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器形的完美與製作技術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裝飾的取材以及製作的手法。一件較完美的作品,必須能達到形、神、氣、態兼備,才能使作品生動,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盤點的在養壺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妨就以下幾點加以斟酌:

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壺把便於端拿,壺嘴出水的流暢,讓品茗沏茶得心應手。因此,選購紫砂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選擇壺的容量,壺嘴出水的順暢,壺把執握的舒適等等。

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點、線、面的過渡轉折也應清晰與流暢。還須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水準。

上乘的紫砂泥應具有“色不豔、質不膩”的顯著特性。所以,選購紫砂壺應就紫砂泥的品質加以考察。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至於選擇何種形狀樣式的壺,則因個人需求的不同,很難一統而論。不過,因紫砂壺屬於整個茶文化組成的部分,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應屬茶道所追求的淡泊明志,淡雅的意境。所以紫砂壺的造型應以能表現“古壺藝的氣韻格調和書法、繪畫等藝術同傳,所用印款,有可能出自一個金石篆刻名家之手。紫砂壺的功能美主要表現在容量適度、口蓋嚴謹及出水流暢兩個方面。

紫砂藝術是一種“源于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器形的完美與製作技術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裝飾的取材以及製作的手法。一件較完美的作品,必須能達到形、神、氣、態兼備,才能使作品生動,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盤點的在養壺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