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起病隱匿, 病程發展緩慢, 可隱伏數年或十餘年(平均3~5年), 患者的臨床表現也各有差異, 現在臨床上仍將其分為肝功能代償期和失代償期, 在失代償期患者可出現門脈高壓症, 其臨床表現特點如下:
1、脾腫大
主要由於門靜脈壓增高後脾臟慢性淤血, 脾索纖維組織增生所致, 一般為輕、中度腫大, 部分可平臍或達到臍下。 在上消化道出血時, 脾臟可暫時縮小, 甚至不能觸及。
2、側支迴圈的建立和開放
門靜脈與體靜脈之間有廣泛的交通側支, 在門靜脈壓增高, 超過200mmH2O時, 為了使淤滯在門靜脈的血液回流,
3、腹水
腹水是肝硬化代償功能減退最突出的體征, 提示已屬失代償期, 少量腹水患者可無明顯症狀, 大量腹水可使腹部明顯膨隆, 腹壁緊張發亮, 臍外凸;其發生機制比較複雜, 最基本因素是門脈高壓、肝功能障礙、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總之, 脾腫大、側支迴圈的建立和開放、腹水是門靜脈高壓症的三大臨床表現, 尤其是側支迴圈的建立和開放對門靜脈高壓的診斷有特徵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