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臍風病的歷史

臍風病屬於初生小兒危重疾病, 病死率極高, 歷代醫學家對此十分重視。 早在隋大業年間巢元方等人編撰的《諸病源候論.臍瘡候》中就有“初生斷臍, 洗浴不即試燥, 濕氣在臍中, 因解脫遇風, 風濕相搏, 故臍瘡久不瘥也。 臍瘡不瘥, 風氣入傷經脈, 則變為癇也”的記載。 這是現存文獻中有關小兒臍風病因病理的最早記載。 到宋時1158年刊行的《小兒衛生總微論》中, 則明確提出:小兒臍風“亦如大人因破傷而感風”。 而且要求斷臍時戒用冷刀。 這些記載, 可以說明祖國醫學當時已認識到小兒臍風與成人破傷風為同類疾病,

並且在防治臍風上已有明確而較科學的方法。 同時敷臍法的創造, 為嬰兒開闢了一條新的給藥途徑。 在國外1884年, 德國醫學家尼可萊耶(Nicolaier)發現破傷風桿菌病原菌以前千餘年, 祖國醫學的這些見解和方法, 無疑是十分可貴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