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扶正祛邪

說到中醫學術, 很多人對中醫療法的原則很感興趣。 這裡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唱唱掛在嘴邊的扶正祛邪的概念。 那麼什麼是扶正祛邪呢?據悉, 這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指導原則喲。 而且扶正和祛邪之間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

中醫認為人們之所以會感染疾病就是因為體內的正氣不足, 邪氣才會乘虛而入, 或者體內邪氣打敗正氣。 所以, 中醫認為治療疾病就是要扶正祛邪, 幫助改變體內正邪的勢力對比, 幫助正氣增加, 祛除邪氣使其減少或消失。

一般來說, 扶正祛邪根據情況的不同, 可以劃分為三個小原則,

即扶正以祛邪、祛邪以扶正和扶正與祛邪並用, 這三個原則適用的病症不同, 我們可以按照具體情況選用。

祛邪以扶正

這個原則主要是用於體內邪氣旺盛的病症, 是邪氣在和正氣的較量中占上風的情況, 所以我們要祛除邪氣, 邪祛就是扶正。 對於這種情況中醫一般運用消解、發表、瀉下等治療方法來祛邪, 這種方法主要用於治療一些急性病。

扶正以祛邪

這個原則主要適用於體內正氣虛或者單純的正氣不足而並無邪氣, 比如一些體虛昏迷、腹瀉等症狀。 針對這些病症, 中醫一般採用滋陰、養血、補虛等措施。

扶正與祛邪並用

這個原則適用於正邪勢力相當的情況, 邪氣不如急性病那樣旺盛, 正氣也呈現出虛弱的態勢。

扶正與祛邪並用, 既可以補正氣之虛, 也可以攻邪氣之盛, 這樣釆取兩方面共同治療可以大大提高治療疾病的效率。 比如治療肝硬化腹水, 我們既可以祛邪即活血化瘀, 也可以扶正即用些補益藥。

總之, 無論用什麼方式來祛邪扶正, 要特別注意調動病人自己的治療疾病的積極性, 以使其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這樣才能更快地康復。

臨床應用

扶正

扶正適用於以正虛為主, 而邪不盛實的虛證。 如氣虛、陽虛證, 宜採取補氣;陰虛、血虛證, 宜採取滋陰、養血法治療。

祛邪

適用於以邪實為主, 而正未虛衰的實證。 臨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熱、利濕、消導、行氣、活血等法, 都是在這一原則指導下, 根據邪氣的不同情況制定的。

先攻後補

即先祛邪後扶正。 適用于雖然邪盛、正虛, 但正氣尚可耐攻, 以邪氣盛為主要矛盾, 若兼顧扶正反會助邪的病證。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證, 因瘀血不去, 出血不止, 故應先活血化瘀, 然後再進行補血。

先補後攻

即先扶正後祛邪。 適用於正虛邪實的虛實錯雜證而正氣虛衰不耐攻的情況。 此時先祛邪更傷正氣, 必須先用補法扶正, 使正氣漸漸恢復到能承受攻伐時再攻其邪。 如臌脹病, 當正氣虛衰為主要矛盾, 正氣又不耐攻伐時, 必須先扶正, 待正氣適當恢復, 能耐受攻伐時再瀉其邪, 才不致發生意外事故。

結語:有關扶正祛邪的概念,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小編這裡也只是簡單解釋下, 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多多研究中醫學術的內容。

裡面的知識非常博大而且深奧。 扶正祛邪的意義在很多領域也有運用, 我們心中的道德標準不也是與之有著一定的聯繫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